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历史作业
一、让历史作业成为学习进程中的加油站。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学习道路上铺满荆棘,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条曲曲折折的小路上需要教师时刻伸出援助之手,每一点进步,每一点闪光点都要及时捕捉,并毫不吝啬地说几句鼓励的话,给孩子以温暖,给孩子以激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儿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季羡林先生15岁到18岁在山东大学附中读高中,6个学期6次考试都得了甲等第一名。当时的山东大学校长王寿彭(前清状元)大加嘉奖,亲书对联扇面相赠。这是季老初出家门时的玫瑰园旧事,也是平生最风光最美妙的记忆。季老在回忆那段往事的时候强调说:“教育孩子要多鼓励,打孩子野蛮。”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深深地触动了自己,历史课堂上并不能对每一个孩子都送出恰如其分的点评,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为此我的目光转移到学生的历史作业本上。如看到学生写的比以前认真了就写上一句肯等的话:孩子你进步了,望再接再厉!;看到某个学生对历史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写一句鼓励的批语:孩子你独具慧眼,好样的!;有时我的批语只有一个字如:好!或棒!。这些都会使学生心头为之一热。大凡是有鼓励性批语的学生,下一次交作业不但及时而且字也写得特别认真。文静比较特殊的孩子,老家是四川的,父母为了躲避超生将其寄托在山东高唐姨家,在我班就读,从她那暗淡的眼神中我似乎读出了什么,孩子需要温暖和鼓励。于是我在历史作业上这样写道:外求学不容易,要学会感恩,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和家长-------功艺 。第二天我批改作业时一段清秀的的字迹映入我的眼帘:老师在我求学这九年中,您是第二个让我找到温暖感觉,你是第一个让我觉得像我父亲的老师。自从走出老家上学,中途转过多个省市,在那时,我第一次感到辛苦的滋味,我第一次学着思考。每次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日渐消瘦的身体,心里总是酸酸的,我知道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去年暑假,再次看到他们的时候,感觉既亲切又陌生,好久没见,两鬓又白了许多,手上的老茧又厚了。我知道对于他们,只有好好学习才是最好的回报,但是成绩并不怎么理想。我会努力好好学习,即使得不到优异的成绩,只要有付出总会有回报。谢谢你!老师。(文静)这名孩子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唐二中,真为她高兴。我曾经看到一个教育案例:一位教育专家的实习生讲过他的一段经历。在小学四年级一个班实习的时候,班里有一个被忽略的学生,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学习成绩特别差,经常不交作业,仅有几次作业画满了红叉叉,实习教师与这个学生交谈后发现其实他挺聪明的,于是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在他那并不整洁的作业上批了一个“良”,并写了四个字:“继续努力!”第二天实习老师发现他的作业大有进步,就在本子上批了一个“优”,还画了一个五角星。第三天他没有交作业,一问才知道,他因为得了“优”,把作业偷偷地带回家给父母看了。由以上可见我们可以通过作业对成绩好的学生表扬,对学习差的学生更要表扬,表扬要具体就事论事,使孩子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暖和鼓励;不仅表扬孩子的学习进步,对其他方面的优点和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发自内心的赞扬会使孩子由衷地感动并产生激励力量。 二、让历史作业成为师生倾诉内心感受的“谈心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向师性"的心理在逐渐消弱,独立的个体化心理急速形成,加上教师的年龄、生活习惯的差距等因素造成师生之间代沟的形成。代沟对师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我曾经想让作业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成为师生倾诉心声的话吧,那该多好呀。我要求学生将思想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作业给我直接反映。这样通过历史作业简单的交流方式完成了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作业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轻松、愉悦、秘密的氛围中接受规劝和帮助,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为师生心与心交流的“心吧”。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临近初三毕业囤冠华同学在作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师兮育我,师兮长我;慰我劝我,拊我励我;倾我复我,出入共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在小学时就听说过你,但从未谋面。只听同学们说你在数学自习上雷厉风行地讲题,第二天免不了数学老师再讲一遍。到了初中,第一次见到你是你在楼后行走,匆速地行走时,直觉得风在动。初二时,你当了历史老师,可算真正地见识了你,真是名符其实地果断。不光走路快,写字时粉笔都快飞起来了!初三你摇身一变成了班主任,理事方法,总有曹操的影子(说曹操,曹操到)。初一到初二是政治老师陪着走过,初三,你送我们到毕业。和三年前一样,一提毕业就不安,惴惴不安,忐忑不安,非常不安。不敢想今后的事。可初中三年就这样走过了,没什么大的羁绊。毕业了,潜下心思,拼中考。2012•6•7读罢让自己不仅哑然失笑。孙连芳同学在初三期间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在对她教育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婆口苦心。快毕业时她写在作业上一段话让我感到一丝温暖、和成就感。老师:马上要走了,真有些不舍。谢谢你这段时间来对我们的照顾,真的好想哭,尤其是想到马上分别。给你添了不少麻烦,但是你从来都没有排斥过我们,我知道。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话:老师谢谢你!走了,什么也不能留下,只能留下这一段不值钱的文字。最后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全家幸福。 你的学生孙连芳 通过作业我了解了学生,学生也认识了我,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跳”,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全方位信息,才能发现孩子心灵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工作中摈弃一份虚华,一份功利,一份近乎冷漠的“负责”,执守一份真爱,一份理解,一份善良,一份理性,真正尊重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给孩子宽松、宁静的心灵空间,还学生欢乐和自由。
三、让历史作业成为班主任开展工作的继续和延伸。学生由于惧怕班主任,想说的话不敢当面说,于是我鼓励学生通过作业与我交流。古人云:“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历史作业为媒介打开学生的心扉,不断深入开展班级工作,改进工作方式,增强自身处事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一次我强行调位后不久就收到焦红田同学的作业上面赫然写着一段话:刘老师为什么我们三人要承受如此的颠沛?开学之初,已经习惯了八年级下学期的那种讨论氛围,位置关系,你让我们调位,我们答应了,这里面有三分是对你的尊重,不想让你为难。剩下的七分,是我们之间的友谊。因为班长威胁我们说:“如果你们不换位,老师说就把你们分开,天各一方。”我们屈服了。因为我们珍视这份情谊。本来我们三个英语成绩不太好,经常要请教刘朋谦问题。但换位后不能了,我们再讨论老师会认为我们扰乱课堂秩序,下课后她们向刘朋谦问问题我们只能干看着。我知道这是你的苦心,但我们的苦只能往心里咽。现在又要调位了,还要把我们调开,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应当妥协,这就像绥靖政策,只是一味地容忍,只为暂时的“和平”,请你三思这次调位行动,体会一下这份友情的珍贵,这份记忆对人生的重要性。可能言语有所过激,请你包涵。你的学生:囤冠华 苏金星 焦红田 看后我我的心一颤,觉得自己太过激了,于是让他们恢复原来位置。我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灿然的微笑。在偏僻的乡镇中学,由于这样与那样的原因,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学生辍学与我们制止辍学成了我们班级工作的重心,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一位同学离开教室。一次次我将他们从辍学的边缘拉回来,孩子们没有让我失望,历史作业上记录了一位学生给我的感谢信:时间飞逝,上八年级的考试马上就要结束了,不由得想起以前无知的我闹辍学的情景了,那时候家里出了让父母很不愉快的事,因为我姐的婚姻问题,爸爸和妈妈整天为姐姐的事操心,姐姐和爸爸总是吵架。这件事一直伴随着生活延续,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我多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呀!直到有一天,姐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爸妈很着急,四处打听,四处找可完全没有音信,而我也有辍学的念头,我想在家等姐回来,哪怕需要很长时间,我也愿意,终于我姐回来了,可又一个可怕的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如果姐再走了怎么办,不行我要在家一直陪她,我要开导她。就这样我决定了这个想法,我要回家,无论如何也要回家,我给爸爸打了电话,一开始我就骗爸爸说:“自己难受”。后来才告诉他我真实的想法,爸爸找到班主任刘老师,请求刘老师开导我。刘老师说:“你还这么小,不上学,你去做什么,你还说孝敬你的父母,你不好好上学就没有好的前途,以后你连吃的都没有怎样孝敬你的父母……”总之,说了好多好多,可是不管怎样,我还是决定回家,终于,我爸无奈地把我带回家。在家的这几天,班主任打了很多电话,关心我,怕我在家待时间长了耽搁学习,可我却对他的用心没有在意,只认为这也是老师的一些形式。可直到有一次,他打电话来说:“孩子在家呆的时间太长了,这样吧!你告诉我你们家的地址,我领一些他的好朋友再去劝劝她”。听到这话我惊了,我爸爸说:“刘老师,他真是对你负责了,人家那么忙,还说来咱家开导你,闺女老师对你这么上心,你再不去就太对不起他了。”晚饭时我反复思考老师和爸爸的话,终于我想通了,我对爸爸说:“爸,明天我去上学,就冲老师的话我也得去,不去就太没有良心了。”终于,我重回了校园,并且一直学到现在,现在想,要不是刘老师我现在会怎样,正在打工,还是在家帮助妈妈干活,真是想想就有些后怕,他是我的恩师,是教我怎样前进的恩师,是把我从可怜的打工者里拉出来的恩师,我要感谢他。滴水之恩,当一涌泉相报,老师你帮了我,开导了我,我该怎样感谢你的深恩呢!刘老师,真心地感谢你,谢谢你挽救了我。 任梦君你的深恩呢!刘老师,真心地感谢你,谢谢你挽救了我。 你的学生:任梦君 这就是一份沉甸甸的班主任工作总结书,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语犹如阳光播洒到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关心着自己,并且愿意随时给自己提供帮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心和他的心紧贴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让历史作业成为师生友谊的见证。每年元旦收到学生很多贺年卡,有很多学生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就是通过历史作业给我写一些祝福的话语,我小心翼翼的将它撕下保存起来。 敬爱的刘老师: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相识两年了,回眸这两年里,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努力,从七年级一班到八年级一班。我们共同走过风风雨雨。 往事悠悠,又是一个岁月轮回,一年三百六十天,流逝得如此之快。快得来不及让人细读。逝去的日子就像一片片脱落的花瓣,拾起哪一片都是美好的回忆。曾记否,那一节节精彩的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曾记否,那一个个永不疲倦的眼神,使我们精神抖擞。每一段历史都让我们充满期待,每一个时起都那么令人向往。感谢命运让我遇见了你,让我们在以后的旅途中不再寂寞,我们的面前晴空万里。但我又深深知道这短暂的两年,只不过是漫长岁月中的交叉点,但数不清的师生友谊会伴随我们一路欢歌笑语。花季我们共同酿造,雨季我们一起拼搏,为了我们执着的追求,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默契的心化作一把无形的打伞,拥抱着那最亮的一片蓝天。天涯海角有近处,唯有师恩无穷期。 颤抖的笔端流不出太多的伤感,因为我们已用信仰的种子播撒下永恒的春天。千言万语化作对您浓浓的祝福。祝愿事业一帆风顺。八年级你的学生 田晓 有耕耘就有收获,以往我们通过历史作业种下了相互支持、相互欣赏、彼此接纳的种子,而今收获了学生向自己率真地袒露自己的心扉,和真实的一面。 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作用,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援和服务,创设“沟通”与“合作”的学习平台,历史作业将是最好的交流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