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爱心浇灌,助力孩子成长。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0 16:56: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班一男生张洪亚,上课睡觉,无精打采,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逃课旷课,叛逆心理强。处处与长辈及老师作对。
教育措施:
一、及时了解原因: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作为该学生的老师,我们决定首先找出导致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老师从他的叔叔、朋友那里进行深入了解。在与他叔叔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跟随叔叔和姑姑生活由于缺乏父爱、母爱脾气比较暴躁。我们委婉提出了本次的主要目的,希望长辈能树立榜样,用心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面对老师的真诚,该生的叔叔触动很大,意识到作为监护人的他们,确实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通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当父母、长辈的应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信任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而只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丰富的智慧和细腻的内心世界,才能与孩子更融洽地相处。还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允许并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家庭的管理。比如,让孩子利用周末尝试做家长,由他们安排各个成员的活动,这不仅展示了孩子的能力,同时使他们做到了换位思考,加强了与父母、长辈的情感。 
二、与其谈心
1.利用课余时间谈心
我利用课余时间(下课,兴趣活动课等等)与洪亚进行谈心。谈话内容先从家庭情况谈起,让他先说出对家庭成员的看法,然后我跟他分析原因,暗示其叔叔已经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会慢慢关注洪亚的成长,让洪亚心理上能释放怨恨,消除叛逆心理。中学生阶段,学生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与那些优秀的学生相比,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教育。这时候,肯定、鼓励和表扬显得尤为重要。泰戈尔说:“聪明的人懂得如何教育,愚昧的人知道怎样打击。”多找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谈谈心,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我能成功”的信念,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在关心他、帮助他,永远不会放弃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促使其转变。要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心灵是否完好无损,就看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维护的技巧了。表扬、赞美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更能使孩子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指导学生如何与叔叔、姑姑沟通:
首先让洪亚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再让学生明确只要用心同长辈沟通,经常说说心里话,就会避免出现代沟。这样就会让青少年学会换位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这时候,要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家长、老师,抱着宽容的态度理解他们,还应该把握自己,经常提醒自己,虚心接受老师和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克制住自己烦躁和倔强的情绪。同时,青少年还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发展自我价值。不可否认,逆反心理也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如自我意识较强、勇敢、坚强、好胜、能求异、能创新。还可以防止一系列不良品质的形成,如孩子在不顺心受压抑的时候,敢于发泄,不会有畏缩心理,也不会保守、逆来顺受。在充满竞争的年代,我们应善于发现青少年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优良品质。
三.提议写一封致叔叔、姑姑的信:
建议洪亚写一封信给叔叔、姑姑,说说对他们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明确以后的做法和学习的目标。下面是洪亚信中的一小部分:“……我调皮叛逆,羁傲不训的性格给叔叔、姑姑和老师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让自己对未来迷失了方向。这段时间通过老师的教育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决心以后做个懂事的学生,听话的孩子……”
四、家长应该避免错误的教育方式:
(1)打骂、体罚。这种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愈发倔强、暴躁,甚至走向极端。
(2)哄骗、利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目的性,不利于孩子健康价值观的养成。
(3)讽刺、挖苦。这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对家长的教育产生反感。
(4)溺爱、迁就。这会使孩子变得娇生惯养、更加为所欲为。
思考与感悟:由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校和家庭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学校和家庭合作就成为了教育学生的必然。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其中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极其重要的条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1 22:23 , Processed in 0.01589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