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课堂教学,已经约定俗成的认为是“教”,这样的教学暴漏了诸多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文化不能完全完成素质教任务。林校长提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出“三环六学”教学模式。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尽可能不讲。2、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和解决。3、怎么来构建完整的、有结构的、丰富多样的学的结构。 什么情况下自主?什么情况下合作?什么时候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后,没有疑问了,我们认为这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如果有疑问,这个时候老师也不要马上出手,而是开始学生小组合作。很多时候通过小组合作,问题就能解决。如果还没有解决的,教师这时候就要出手,通过点拨、提升让学生弄明白,促进学生的学习。我觉得这是不是正好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自主后合作,先让为学生主体,然后教师进行指导”这样一种关系。 我们倡导构建自主课堂,更多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尝试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反思能力和分享能力。这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也就是知识是自己学会的,还是别人教会的,这两者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怎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21世纪要求人人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不能让学生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教育更多的要让学生能够自主,有自己的思考。话说回来,在网络普及的今天,让学生保持一个自主的人格很重要,我们一直有一句话:“教育使人自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逐步形成自主发展的人格。一个人只有自主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构建自主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人格,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不学已会,勿用功。一学就会,少用功;学了不会,白用功。学了才会,要用功;学了会学,多用功。”还有一个“教学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研学促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独后合。引学自学,组学展学,研学固学;三环六学,先定后变,由变则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