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训练学生的语感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0:24: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语文即语言文字,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学习语文,就是要学说话、学写文。多年来的教学使我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感是对语言想象的感知能力,是一种关于语音、语法、语意的综合能力。语感普遍存在于听说读写之中。如果说语意可以经过教师分析而使学生达到理解,是外显的,那么,语感则主要是靠学生的感受去把握,是内隐的。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教师滔滔不绝地分析,学生零零碎碎地回答,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只重视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忽视了词汇的积累、语言资源的扩大、语言的感悟,结果造成了很多学生不敢讲真话、不会讲话,甚至面红耳赤、结结巴巴,有的即使讲了,也是只言片语,甚至语病连连。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感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学生的语感:
        一、多听多读
        范文是遣词造句、组织语言的典范,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听多读范文,经常接受范文的熏陶,接受正规的质量高的语言刺激,那么无形之中,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正确的遣词造句的习惯。我在语言课上十分注意给学生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朗读,在晨会课、语文课外活动课上,我选择了精彩的演讲稿或电台播音稿范读给学生听,反反复复,使学生在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去充分感受、反复琢磨,渐渐地,一些学生的口语变得流畅了,变得生动了。
        语感的基本传达媒介是语音,而训练运用语音能力的主要方式是朗诵。在语文课上,我变讲读课文为读讲课文,读得多,讲得少,每读一次都有新的要求,最后达到发音准确、轻重分明、停顿恰当、语调自然、理解内容。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逐步领会了语言表达的技巧,提高了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二、多说多写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里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更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说话能力直接反映了学生对语言达的感知能力,我尽可能地在课内给学生创造说和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增强语感。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训练学生说话,如口头复述、口头作文、即席发言、即兴演讲、双方论辩、分角色表演课本剧等等。在训练过程中,我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在公开场合讲话的胆量。在写的方面,我感到教师如果能放手让学生评改作文,对形成语感也特别有帮助,学生在自己改、互相改、共同改的实践活动中增强了语感。当我们的作文教学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待老师改”而“学生自能作文”的境界时,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19:10 , Processed in 0.01758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