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enyang104 于 2012-10-23 19:38 编辑
我有幸参加了沈阳市教育局举办的为“百所提升校骨干班班主任”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专家的讲座和通过网上学习,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2012年10月17日听段惠民专家讲的《做智慧班主任》的讲座后,真是受益匪浅,对自己的启示也是大大的。 他阐述了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同时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和教育是分不开的。生活中我们是学生的朋友、是长者,教育中我们又是教书解惑之人。我们应该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学生,以智慧之心来教育学生。对此我有同感 我曾教过一个叫张x的孩子,张x同学从小父母离异,生活的重担落在父亲一个人的身上,由于忙于工作,父亲早出晚归,疏于对儿子的教育,而儿子犯了错误时,他又往往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失去了母亲的疼爱,又得不到父亲的理解,渐渐疏远了父亲,因为生活和工作双重压力而带给父亲的那种不快乐的情绪又时常笼罩着这个本已残缺的家庭,孩子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这么大的痛苦,他逃避父亲,父亲不在家时,他常常把一些比自己年龄大的中学生带回家里,久而久之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在学校里,他欺负同学,随意损坏公物,故意捣乱,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稍加批评,他就顶撞老师,甚至无故旷课。我担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后,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转化张x的工作中,在生活上关心他,扣子掉了,我帮他缝;钢笔丢了,我为他买;本子坏了,我帮他订;早饭顾不上吃,我替他解决,我与他的父亲取得联系,最大限度的争取孩子父亲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我从不让其他孩子知道自己为张x同学所做的一切。不对他提出他暂时还达不到的要求,也不让张x同学感到自己与其他孩子有何不同。在我的帮助,给了张x改掉坏习惯的信心,然而,由于较长时间以来形成的散漫习惯,使他很难一下子适应学校的纪律约束,同时落下的功课也是很难在短时间之内补得上,因此,尽管孩子有进取的愿望,但因畏难情绪,他不断出现逆反心理,对老师的帮助表现出不屑一顾,生气时甚至口不择言,我知道张x的心里有很大的挣扎,如果我一放手,这个孩子可能彻底对自己失去信心,永远放任下去。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我始终都不放弃对张x的帮助,不止一次的去网吧找他回来,他顶撞我,我虽然很伤心难过,但每次都会原谅他,他落下的功课,我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上,我坚定不移的爱心与耐心,终于感动了张x,他不再去网吧,不再顶撞老师,不再欺负同学。虽然在他身上还有许多缺点,但是,他在不断地改正缺点,不断地进步。正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育了他,使他有所得。 老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用无私的爱筑起现代化成功教育的"大厦"。作为一个班主任始终要记住——教育无所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