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0:58: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校长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校长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决策能力、用人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才可称之为好校长。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给校长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面对校长管理职能的新变化,作为校长,要尽快转变认识,改变以往被动的思维模式,进行角色换位,明确自身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为教育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校长决策艺术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多谋善断。要做到多谋,一是问题求明。问题是决策的动因和起点,决策对象的情况和问题不明,就实现不了决策,更不能进行决策。因此,校长在决策前必须掌握充分而可靠的信息。二是纳谏求真。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可分为怨言、众言和谗言。校长对这些建议和意见必须有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做到真实可靠。

  要做到善断,一是情绪稳定。心理学研究表明,稳定的情绪是一种精神优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只有情绪稳定,才能沉着冷静,镇定自若,才能思维有序,判断正确。反之,如果情绪烦躁不安,就会反应迟钝,判断失真;二是从实际出发。决策是否正确可行,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要求。一方面,在决策时要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从分析事实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另一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校长只有从本校校情出发,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三是要民主决策。中学校长是领导班子的主要决策者,实行校长负责制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校长在决策时,必须听取党支部和教代会的意见,接受他们的监督,确保决策更科学,更完善;四是把握时机。校长要做到决策恰当,必须注意场合,把握时机,关键时刻当机立断。

  诚然,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内容。学校就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层层展开的有机系统。作为学校最高管理者的校长,必须抓住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取得对教学的驾驭权,才能有序高效地管理好学校。

  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由教学常规、教学改革、教育科研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组成的,三者同步运行,有机结合,推动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成形式,教规、教改、科研的成效必然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校长与教师之间,由于职责和地位不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心理隔阂,这种心理隔阂对协调教师关系影响很大。作为校长,为了协调同教师的关系,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必须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联络感情,增进了解。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感情有时能起到比理智更大的作用,校长如果能为教师着想,教师就能主动的为你分忧,校长要能多为教师着想,就必须了解本校教师的需求,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另外,校长还要度量大一点,善于宽容别人。只有这样,才会让自身的管理能力再上新的台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06:39 , Processed in 0.01731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