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放在古代应该说每一个人包括妇孺,他们都会知道这个五伦关系。具体是哪五伦,但是你说现代人说不定他不知道,就算知道说不定都不会说得非常地准确或者说得完整,这五伦关系究竟具体指的是哪五伦?所谓伦理道德教育在上一次当中我们了解到道与德,以及伦理是指五伦,叫大道。就是这五种关系是我们每一天都要用到的原理原则,我们必须要学习,那现代人为什么了解得不深呢?因为接触的机会太少了,五伦关系就是第一伦是父子有亲。父子关系,就是父母跟儿女的关系如何处理得符合原理原则,那如果做到了父子有亲,那就是有德的父子,叫道与德,父亲做到慈,儿女要做到孝,父慈子孝,这是有德的父子。那么第二伦是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就是君是指领导者,臣是指被领导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同时既是君又是臣,我们对下我们是君,我们对上我们是臣,所以五伦关系常常我们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那领导跟被领导者的关系,它有自然的原理原则,如果做到君臣有义,那这就是有德的君臣,那君之义是仁,单人旁一个二的仁,仁爱之心的仁,臣之义是忠,做到君仁臣忠这就是有德的君臣,那么再下一伦是夫妇关系,这是道。先生和太太两个人,夫妻。它的关系有自然的原理原则,如果做到夫妇有别,就是先生他讲恩义情义道义,叫夫义。太太能够相夫教子,把家庭打理得很好,叫妇听。做到夫义妇听,或者说用朱熹朱夫子的话。在朱文公家训当中讲夫和妇柔这样的夫妇呢?它是有德的夫妇。那第四伦呢?讲的是兄弟关系,其实不单单兄弟,就是晚辈跟长辈,这样的关系怎么处理呢?做到长幼有序,那兄长或者姐姐他很友爱弟弟,那弟妹很恭敬兄长姐姐,叫兄友弟恭,长幼很有秩序,这是有德的长幼关系。最后一伦就是最广泛的这个关系是朋友关系,朋友关系的道也很简单,就一个字信。朋友最重要的要讲信用,那么加起来叫五伦关系,五伦大道,伦理道德这个伦理主要是讲做人的这五种道理。
其实这个五伦关系呢?老祖宗四千五百年教育子孙后代,为主就教这五伦,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叫五教。我们上一次有谈到怎么学习这伦理道德文化呢?怎么学习中华文化,唯有通过教育,建国君明民教学为先,而这五种关系的教育,是四千五百年以来中华先祖教导子孙后裔的总纲领总纲要。为什么说是四千五百年呢?而不是说五千年呢?这个是计算得比较精确的,有科学依据,有历史的记载,尧帝和舜帝有文字的记载,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当中讲,尧帝和舜帝这两位天子,他都用一位大臣叫契 ,契约的契,做司徒,司徒相当于现在总理这样的职务,敬敷五教就是很恭敬的开展这五种教育,那一直传下来一直传到现在。你们看我这历史的承传,尧舜之治,4500年到了文武周公之治,周朝八百年的历史,文武周公,周公做周礼,也为主进行这五教的教育,到了孔老夫子那个时代,有删诗书,定礼乐,为主也是讲这五伦关系。你看诗经就按五伦关系来编排的,也是离现在2560年孔老夫子一直再向下承传到了程朱理学。宋朝的时候程朱理学,朱熹朱夫子他办了一所大学,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白鹿洞书院。那么有个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意思就是白鹿洞书院这一所大学的教学大纲。首先就把这五伦关系摆在第一个,那时候大概离现在900年,朱夫子离现在900年,再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又出了一位读书人叫陈弘谋,他也是一位官也做得不小,他编了一套书叫五种遗规。五种遗规就是五千年中华人民的先祖,他传下来的给我们做人的规律原理原则,他编成五本书,有《教女遗规》,有《训斥遗规》,有在官(遗规) 做官怎么做,那其中很重要的第一本叫《养正遗规》,养正遗规摆在五种遗规的第一本。第一篇文章陈弘谋陈夫子就把朱夫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摆在第一个一直传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七大文件当中我们党中央英明的领导,党的教育方针有八个字,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不是偶然能提出来的,不是中国的领导人提不出来,育人为本,育人育人。就是先教孩子做人是根本,德育摆在第一位,就是伦理道德教育摆在第一位。你看这是有承传的,4500年之前一直传,代代传、传到现在当代,党中央的十七大文件的教育方针,还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有师承的,那为什么要育人为本呢?5000年老祖宗都育人为本,这是有道理的。老祖宗讲了,人无伦外之人 ,所以学无化外之学。可以做为一副对联,就是说一个人来到世间,他同时离不开这五种关系,五伦,你一生下来有父母、父子关系,出去工作有领导被领导,还有夫妇、兄弟、朋友,离不开。所以世间所有的学问离不开五伦关系的学问,所以老祖宗很英明,教育我们的子女,先学做人,做事蕴含在做人当中,这是中华文明跟西方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差别。育人为本,这是中华文化,如果做事为主,估计不是中华文化了。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把这五伦关系学好了、掌握了,就能够指导我们生活工作的实践,然后咱们的身体健康也就得到了保证,就有了保证了,就像世界卫生组织WHO讲的,你看健康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健康、就是社会适应能力很强。道德健康,那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怎么样得到保证呢?把这五种关系处理好,心理就很健康了,五种关系就是社会关系,适应能力就很强了,这五种关系当中蕴含着道德。道德水平很高,五种关系才能处理好,所以老祖宗这一门学问就像论语里面讲的,君子务本、本立而后道生,学习什么最经济、抓根本,做人的五种关系就是最根本我们要学的,其他都蕴含在其中,只要这一门学问学好了,身体、心理、德行各方面都好了,你看身心和谐、和谐社会实现了,所以五千年和谐是主旋律。
具体地来讲讲这五伦关系。那今天我们首先就来了解一下第一伦的关系,就是父子有亲,父子关系。五伦关系,父子有亲排一伦,你看父母跟儿女的关系,还是那句话君子务本 ,这里的本可以理解为心,所以心理状态存心,父亲对儿女的爱,儿女对父亲的爱,这是五伦关系当中所有人际关系中爱的原点,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之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很根本的存心。因为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条件的爱,父母生下儿女以后它是自然的,所以五伦关系它为什么说是道,它是自然的不是谁规定的,父子有亲没有人规定你父子必须有亲,一生下来父子就有亲。你看那个三岁的孩子,妈妈要打他 ,他会跑掉吗?越打他,越扑向妈妈,妈妈我愿意改,你不要赶我走,他自然的亲,这叫道。他是自然的法则,这叫道。为什么孩子自然亲呢?因为父母爱儿女的爱也是自然的,哪一个父母生下儿女是有条件的,儿子啊!我帮你养大你给我买车买房子我才爱你,要不然我不爱你,有没有这样的父母,没有啊!所有的父母对儿女的爱都是无私的爱,这个爱是一切爱的原点,首先爱父母,然后把爱父母的这个心用来爱领导,叫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而父母对儿女的爱,这个叫慈,那儿女要回报父母知恩报恩,把父母对我们的这个心,我们回报父母,儿女对父母的这个心叫孝,叫父慈子孝。那这就是有德的父子,是这样的,这一伦是一切爱的原点,然后把这个爱的心有了成为我们的习惯了,叫学而实习之,那我们把这个爱心扩展到对领导,这就叫忠,扩展到对兄弟姐妹这叫悌,扩展到社会大众那就是信,扩展到夫妇那就是夫义妇德。
现代人包括倪老师刚才讲到的,其实更多的都习惯用爱这个字来替代,那爱和这个慈之间有一定的相同还有一些区别吗?有一些区别,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真爱,现在社会大众对爱这个字有的时候了解得不深入,或者说就是想错了,你看爱字原来怎么写,正体字的爱中间有个心,然后把心放在感受的中间,所以爱这个字从心从受,真正的爱是用心感受他人的需要,这叫真正的爱,比如说父母爱儿女,为什么是无条件的爱,父母无条件的用心感受儿女的需要,只要儿女需要,父母自己的命都不要了,他还是会满足儿女的需要这个叫慈,这种爱叫大爱,用传统文化的话叫无缘大慈,缘就是条件,缘份的缘,无条件的大爱叫无缘大慈,这是父母对儿女的爱,那么就变成慈了,但是用心感受他人的需要,这一条社会大众了解不深,你说爱祖国爱人民,什么意思啊?用心感受祖国的需要,祖国需要卫生城市,我去捡垃圾,爱祖国能够落实,爱人民用心感受人民的需要,人民需要社会安定稳定经济发展,我就好好地去工作,那这是大的范围,小的爱父亲、爱母亲、怎么爱呢?儿女用心感受父母的需要,父母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用心去做,这就叫孝。你看这是真爱啊!
那社会上对爱的理解, 他就错爱了,理解错了,比如说有一首歌叫,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老鼠爱大米是爱吗?不是啊?就是寻找自己的食物,它为什么爱大米,因为它家里没有大米了,是吧!老鼠家里没有大米了,大米我们就叫谷,没有大米是欠,左边一个谷右边一个欠,欠谷加起来什么字啊!欲,欲望的欲,所以老鼠对大米那不是爱,那是欲望,所以我爱你老鼠爱大米这道歌要改一改,要改成我欲你就像老鼠欲大米,所以才一口吃了你,欲望不等于爱,欲望是这个情绪,欲是深渊,掉进去就没底了,它跟爱是两码事,所以现在小朋友有唱,我爱爱爱爱得我心痛,其实那不是爱,那是欲望。还有年轻男女谈恋爱因为我爱你,所以你要嫁给我,这个小心点,这个不是爱,我们年轻朋友有人跟你说这句话,我们小心点,这叫控制的欲望,要控制啊!他要说请问你需要我爱你吗?这个比较对,这个可能有学过弟子规,我们好好跟他交流,措词都比较谨慎,其实传统文化很严谨的,爱是爱,欲是欲,而爱是我们要增长的,欲是我们要清除的或者说要控制的,至少要控制的,所以大学来讲修身怎么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就是格除物欲,或者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刚刚讲的,修身怎么修,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窒欲就是控制欲望,欲望是要控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