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1:52: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名师3b177 于 2014-12-26 16:06 编辑

读完孙媛教授编著的《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受益良多,感触颇深。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教师要想教好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就应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研究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所思所想,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辅导,因材施教从而科学地引导学生!下面就书中提到的两个对我影响较大的心理效应发表几点自己的感想:

    (一)情绪效应

    一天早晨,有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于是上前问道:‘你要去做什么?’

死神回答说:‘我要到前方那个城市里去带走100个人。’

那个智者说:‘这太可怕了!’

死神说:‘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这么做。’   

这个智者告别死神,并抢在它前面跑到那座城市里,提醒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请大家小心,死神即将来带走100个人。

第二天早上,他在城外又遇到到了死神,带着不满的口气问道:‘昨天你告诉我你要从这儿带走100个人,可是为什么有1000个人死了?’               

死神看了看智者,平静地回答说:‘我从来不超量工作,而且也确实准备按昨天告诉你的那样做了,只带走100个人。可是恐惧和焦虑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恐惧和焦虑可以起到和死神一样的作用,而温暖的微笑可以化解心中的坚冰,这就是情绪效应。

  一些教师经常会因个人私事或学生所做的坏事、气人事,而“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殊不知,教师一番倾盆大雨、酣畅淋漓的训斥,固然把压在自己心头的怨气、愤恨都发泄出去了,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而学生呢,从看到教师那张阴沉的脸起,就知大事不妙,胆战心惊了,而此时更被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这种紧张、压抑的氛围,只能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扼杀他们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活泼好动、心理不成熟的学生呢。学生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悉心呵护。教师的每句话、每个动作,学生都会用心灵去捕捉、去思索。他们给与了教师无限的信任、尊重与期望,同时,他们也希望教师这样对待他们。

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是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的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留在家里了。”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微笑就是在师生之间架起的一座沟通的桥梁,教师的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面对教师的微笑,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轻装上阵,尽情的展现自我;面对教师的微笑,科学将不再那么神秘,学习将不再那么艰难,优异成绩也不再那么高不可攀。要师生关系融洽,课堂环境和谐,教师就应真诚的微笑,用积极的情绪影响学生。在微笑中,教师让学生快乐了,自己也会快乐;教师让课堂快乐了,也让学生愉快的接受了教育。

因此,如果教师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就会让学生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会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引和批评。

    ()   食盐效应

“一个学徒跟着大厨学做菜。师傅告诉他:‘做菜时,缺了其他任何调料菜都勉强可以吃,唯独缺了盐,就算是手艺再高的厨师,任其怎么调和其他调料,都没办法做出美味的大餐来,或者就算能吃,也让人吃得不尽兴。

学徒听了,暗暗记在心间。很快,学徒就把做菜的程序都掌握在心中了。

第一次掌勺时,他做了一条鱼。因为师傅说过“

咸鱼淡肉,他就往鱼里放了很多盐,结果才刚端上去一会儿,就被退了回来,因为客人说太咸啦,吃不下去。

既然太咸,那就少放点。重新做鱼时,他就只放了几粒盐,结果才有被退回来了,客人说太淡了,还是吃不下去。”

做菜时,盐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盐放得太多,菜就更没法吃;舀一勺往人嘴里送,只能使人反胃呕吐。所以,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食盐效应”。

教育之于学生,犹如盐之于做菜。要讲究合适,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出力不讨好,甚至还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把握好“火候”。这种教育可称为“适度教育”。

联系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教师必须树立凡事都要把握好“度 ”的意识,这样做事时才会适可而止,才会把事情做得很到位。例如:对学生的期望要适度、布置的家庭作业要适度、严格管理要适度、宽容学生要适度、表扬学生要适度、批评学生更要适度。适度教育有利于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过度教育、“超纲”拔尖,或是姑息放纵、放任自流的教育,则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制定适合孩子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把握孩子的学习心理、创设适合孩子的学习情境。

有教无类就是一种爱与宽容的境界,有理有节的宽严结合,刚柔相济的情感交流,因人、因事、因时、因境而变换教育的方式方法,更以博大的胸怀和换位思考的方法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关爱而不溺爱,宽容而不袒护,使学生倍感存在的价值和教育的温馨。

读完《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深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做好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专业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让教育的效果作用在学生的心理深处,取得骄人的教育效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5 12:34:08 |只看该作者
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做好教学工作,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5 18:51:30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们求学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是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吸引他们。。。。 我也亲身经历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4-12-26 16:11:38 |只看该作者
名师3c209 发表于 2014-12-25 18:51
孩子们求学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是学生疏远他们,而用 ...

那就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学生吧,特别是对那些"刺头"学生特别有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4-12-27 09:58:39 |只看该作者
名师3b177 发表于 2014-12-26 16:11
那就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学生吧,特别是对那些"刺头"学生特别有效。

谢谢,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4-12-30 09:34:50 |只看该作者
教育之于学生,犹如盐之于做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4-12-30 16:25:16 |只看该作者
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4-12-30 16:26:27 |只看该作者
名师3c204 发表于 2014-12-30 09:34
教育之于学生,犹如盐之于做菜。

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4-12-30 16:34:54 |只看该作者
名师3c204 发表于 2014-12-30 09:34
教育之于学生,犹如盐之于做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4-12-31 20:31:17 |只看该作者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根本。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17 23:32 , Processed in 0.03331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