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究》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07: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究》
    
【内容摘要】: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出外打工或经商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三岁以下的孩子,是国家改革、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成绩较差,心理健康状况不好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当引起我们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途径,把“留守儿童”教育好,管理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责任。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探究
一、“留守儿童”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近,我对本校的小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统计:我校共有980名儿童,父母双亲外出务工的儿童有320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3%;单亲外出务工的儿童有454人,占被调查儿童总数的46%。调查统计显示,“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4%,8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在840多名“留守儿童”中,有390人被托付祖辈照管,占46.4%;有60人被托付给亲戚照管,占7.1%;有240人是由母亲在家照管,占28.5 %;有150人是由父亲照管,占17.8%。从数据中可看出,“留守儿童”托付祖辈照管居第一位,母亲照管居第二位,父亲照管居第三位,亲戚照管居第四位。这些“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生活,他们正处在受教育的年龄,由于远离父母,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由于父母打工繁忙且往返车费较高,几乎近半数的打工人员半年或一年,甚至多年才回家一次。平时每月寄一点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习成绩、生活习惯等知之甚少,无力管教,导致“留守儿童”教育上出现问题的也不少。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在教育、安全、生活、心理和生理方面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孩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亲情意识淡化。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半年甚至一年不回来,一方面孩子得不到在一起父母的关爱,另一方面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过少。不但造成孩子与父母亲之间关系淡漠,而且致使留守孩子不懂关心、尊敬别人,团队意识也较差。
2、心理障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
3、染上不良习气。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明辨是非能力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打架斗殴,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父母,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儿童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他们自恃手中有钱,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4、学业成绩较差。由于“留守儿童”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不爱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加之孩子这个阶段本身自控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发生。
5、安全意识淡薄。“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此外,部分“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探究
近年来,针对日益严峻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校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究:
1定期召开家长会、培训会。(1)、明确目的。明确开才长会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学校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在家长会上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优秀学生与相对较差的学生,把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以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家长,尽量使监护人清楚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一切情况。这样才能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2)、精心准备。开好家长会,必须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这是开好家长会的关键一环。首先,班主任同其他任课老师沟通情况,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其次,注意会前班主任与监护人的沟通环节。会前,班主任要印发《家长会通知书》,把对每个孩子的看法和表现情况介绍给各位监护人,并请监护人提出对学校工作的看法与建议,提出对孩子的培养计划建议,以此使家长认真参与家长会。最后,开家长会要与家长培训相结合。在家长会上,班主任要详细全面地就“如何共同教育孩子的问题?”和家长进行沟通,达成共识,通过培训让监护人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能力,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远离溺爱。(3)、后续工作。家长会后,班主任还要做一些后续工作,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一下子改好,会有些反反复复的现象,班主任还要多做些家访、电话访。
2、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的管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管理。学校应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留守儿童”,开展一些扎实有效的活动。每学期召集全校儿童开展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举行“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班会、“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实践活动等,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打电话、短信等沟通,加强与家长的亲情交流、给“留守儿童”送生日贺卡等系列教育活动。同时班主任要带领“留守儿童”过集体节日,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之中。总之,正面教育可以让儿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利于消除留守儿童孤单、悲观的阴影,促使他们愉快生活和学习,从而领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关爱之情。
3、实施“三个一”工程。要求每位家长每周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至少与班主任通一次电话;每年回家团圆一次。
4、建立“留守儿童”辅导档案。“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较大,但他们并不是集中在学校的一个班或几个班,因而增强了学校班级管理的难度。同时,每个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一样,为了准确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我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力,认真摸底调查。通过家访、电话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掌握父母的外出动向以及托付于何人何地等情况。同时,将调查情况,认真分析,分类梳理,详实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5、改善“留守儿童”的居住环境,把亲情留给儿童。俗话说:“习惯成自然”,监护人往往娇惯自己监管的孩子。久而久之,被监管的孩子便形成自私、高傲、冷漠的不健康心理。他们总以自我为中心,家庭事务多被长辈们包揽,对长辈以及他人的付出视而不见,遇到一点问题或挫折就束手无策、感情脆弱、情绪极不稳定。监护人要从细小处抓起,让被监管人吃点苦,对他们来说是一笔财富。要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耐挫力。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把亲情留给儿童。父母要经常与监护人沟通,要求他们既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也不能过分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6、注重“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把关爱留给儿童。“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老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适时加以引导;要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法,美的语言。做到这些,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在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时,脸上一定要有微笑。微笑是一种自信、一种教养,是良好的风度、是成熟的心态;微笑是对成功的赞许、对失败的鼓励;微笑是朵朵小花,应绽放在“留守儿童”寂寞的心田。
7、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关爱氛围。学校要配合公安等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和管理,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给“留守儿童”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8、多给“留守儿童”些鼓励。“留守儿童”身上也会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自己身上也有长处,少些自卑,多些自信。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推动我校教育跨越发展。

                                                                   沈阳市法库县叶茂台镇中心小学
                                                                               郝俊奎
                                                                              2014.10.18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6 00:20 , Processed in 0.0153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