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提高德育实效性 沈阳市法库县丁家房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 关红杰 摘要: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必须以创设德育情景、优化道德心理为前提,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师的引领指导,强化道德情感的体验,构建更加科学的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德育科研,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增强 学校 德育 实效性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现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育人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实效的研究,努力提高德育质量。
一、强化班主任工作,增强德育实效。
学校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修养,重视师德教育,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重视更新教师的德育观念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创建“四心”工程,搞好学生管理。为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学校倡议在教师队伍中创建“四心”工程。即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具有“四颗心—爱心、细心、耐心、热心”用这四颗心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并为强化班主任工作采用了以下措施及方法。
1、建立校内四级德育管理网络。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它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家庭和社会德育教育的基点。我校德育管理网络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由校级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的各项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的中长期德育工作规划,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探讨德育理念,研究工作思路,作出各项决策。第二级由教导处、团委、少先队等部门组成,具体负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拟订和组织实施,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第三级即各年级组,在学校总的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年级的德育目标和实施方案,指导本年级各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进行年级常规管理。班主任处于网络的第四级,但却也是最为基础、重要的一级。他们负责各项计划、活动的具体实施。教育无小事,件件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立则。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的切实提高,给学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德育教育,让我校的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2、开辟家校沟通渠道。
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网络中,家庭是长期发挥教育影响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首先,我校认真办好每一期家长学校,以班主任为重要纽带,向家长宣传使用由自己组织编写的教材,定期集中授课,系统讲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独生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原理等课程,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代家教知识培训。 3、加强师德教育,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学校一直重视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素质产生的作用,向社会公开承诺“师德十不准”,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还经常请专家作师德专题讲座,多次举行师德演讲活动,定期召开家长、学生座谈会,进行师德测评。为了进一步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先进,学校通过家长测评、学生座谈和教师互评等方法,评选校“十佳班主任”和“校园十大新闻人物”。
4、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要。
学校在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更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结合《德育》读本,展开形式多样的对德育教育有独到的价值的活动课。比如,以认知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主要有读书活动、论辩活动、宣传活动、科技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融合德育,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认识兴趣,而且发展了各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去接受德育的熏陶。第二课堂的开辟,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才华施展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5、主题班会多样化,寓教于乐
我校坚持以《德育》读本为指南,以班级中队活动为阵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如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别陋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共享成长”主题活动、“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活动、“我为父母洗一次脚”感恩活动等,寓教于乐,提高德育实效。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德育实效。
1、我校利用墙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对学生进行心灵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教育,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楼是“行为习惯”,二楼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三楼是“名人名言”,四楼是“艺术走廊”。学校还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各种现象缺少鉴别能力的特点,用健康向上、充满童趣的语言武装文化。楼梯上印有“上下楼梯,靠右行”;拐角处、楼道上“静我校园,不大声喧哗”,洗手盆旁“你关好了水龙头,真是好孩子”等校风、学风、课间行为准则的宣传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校门围墙内壁上的“德育长廊”,有众所熟知的“孔融让梨”、“甄彬桥下拾履”等历史教育故事、有教育的名言名句、有激励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等五爱的彩宣传报……有这些于墙壁上的“无语之师”便成了学生的第一顿知识快餐。 2、学生的智慧也渗透在学校文化环境的设计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围墙内壁进行了美化设计,在美术老师的知道下画上自己设计的作品,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小主人翁的喜悦,自觉地用实际行动爱护学校,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三、狠抓了养成教育,提高了德育实效
我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凡与有共同点的,抓住德育的渗透点,讲课时突出“渗透点”,课后测评渗透点的落实情况。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心理特征,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
1、培养了日常学习生活良好习惯。 小学生年龄低、可塑性大、反复性强,德育工作就是要反复抓、抓反复,靠一朝一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要进行反复要求、反复练习、反复检查督促。经常性是德育工作的特征之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2、形成了事事育人,人人育人良好局面。 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德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当前,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等思潮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在竞争激烈中使学生成为真、善、美集于一身的人,成为“四有”新人,首先要教会学生有一个平常的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从小就养成宽容待人、与同学不斤斤计较。 四、创新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
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行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1、寓德育教育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 利用每一个良好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开学典礼、德育主题教育月、班队会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地使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达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2、每一阶段都立足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周边环境、资源中探索有效的德育内容与策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从活动中贯穿德育教育。 (1)学校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如:不乱扔垃圾、上下楼梯靠右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随时将文明礼仪伴随左右所采取的措施有小蜜蜂巡逻队,值日生监督站岗,校长助理巡查等措施。并通过国旗下讲话及每周流动红旗的评比等形式体现各班实施情况。(2)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关爱、帮助身边的人,从小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学生相互体验交流心得。通过本次德育活动课,使学生掌握了“自救自护”常识,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本领,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珍爱生命的品质和意识。
4、通过校园电视台系列播出“生命高于天”安全教育警示片,学生从一断断短片及案例中明白深刻的道理。学生在校减少了不少拥挤打闹的现象。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给学生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的有利条件。如①寒暑假特色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②走进新农村等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在以上新理念下的实践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应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美)索里,特尔福德著,《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27—142。 2、胡守芬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4—162。
3、《新时期学校德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47—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