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名师3b86 于 2015-6-7 11:24 编辑
走在学习的路上 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没有目标,就如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失去了方向一样,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为自己的教师生涯定一个目标,让别人看到自己在为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而工作。我也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名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记得一年前刚认识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自己又非常幸运地参加了名师培训。根据小学教师课程安排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自己深深地感受到了专家老师们的风采。他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们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 崔峦老师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时,他娓娓道来,从“四个坚持、四个强调、四条建议”这三个方面解读了新课标。在四个强调中有感于(1)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要重视理解,学是为了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书面表达,从低年级开始写词、写句、写话,一句一句来;不会的字查字典、画画,配图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自己的感受,表达真情感受;写自己的想象,每个儿童天生是诗人。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激活儿童的想象力。结合阅读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练笔。低年级模仿写句,中年级模仿写段,高年级模仿写篇。真正体现加强语言的应用,重视语言应用与学生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包括我们的习作,要贴进学生的生活。(2)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名家说:“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课内学习方法,课外求发展。”教学语文之外,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儿童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所有的课程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语文学好,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生活、学习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学生大量阅读,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享受幸福的人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以阅读为伴,是语文教师份内的责任。班级内设立的图书角,同学之间的相互传阅,建立的积累本,参加一些征文活动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支老师的《以课为例谈新课标的实施》的专题讲座。讲座中他着重强调了怎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举了很多教学实例,如,《草船借箭》《桂林山水》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演绎出扎实、朴素的课堂教学来。教学语文要十分重视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大到学科的性质和结构,小到一篇文章,都要使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居高临下,通观全局的把握,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文本分析深入透彻,教学目标鲜明。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积极参与每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俗话说: “学然后知不足”。自己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时时去阅读,去思索,去实践,去反思。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文本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听说读写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当以这些专家们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同时也更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图书。”我们教师本身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天天在跟书本打交道,如果我们离开了书籍,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想起了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就是我们老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因此我要学会挤时间向图书室借阅一些书籍,并进行网上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具体来说首先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多读一些教育论著,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多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此外参加网络学习,观看视频,汲取精华,提升自己。学无止境,自己将继续行走在学习的路上,收获学习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