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交流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8:2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纵观我们身边的课堂,学生的确都合作了(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学生真的学会有效的交流了吗?小组合作中,我们的小组长往往扮演了指挥官的角色,大家只要听从指挥,做出记录就好了,交流甚少,反正汇报时有小组长就够了。小组合作之后,我们的汇报表面上精彩纷呈,但却是只听汇报,少见交流。记得听过这样一节计算课,课上学生讨论出了好多种算法,学生汇报的头头是道。下课后,我悄悄的问学生,你知道了几种算法,结果大多学生表示并不明白其他学生的算法,甚至不知道其他同学说了些什么算法。原因何在?缺乏了有效的交流,致使合作也往往流于形式。在数学学习中,有效的交流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启发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交流呢?其实所谓交流,不外乎两个字:听、说。

一、帮助学生学会听(倾听)

    “听”,入于耳,记于心。有效的交流从用心倾听开始。“倾听”比“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课堂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同学的汇报评价都需要积极地参与倾听。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才能启发思维,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同学说过的答案、观点,第二个同学回答不同意见时又是与前面的同学一模一样;课堂上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表达完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后,问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时,大多同学一脸茫然,教室里此时往往会一片寂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就是学生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吧。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呢?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虽然教材上没有安排专门的倾听练习,但是我们有必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添上这块内容,进行倾听训练。一、听问训练。要求学生学会倾听问题和要求。比如在做题时首先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比如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然后学会判断问题的核心或症结所在,学会一下子能够抓住“题眼”,再作有针对性的回答。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有意变换提问的角度,并注意对学生的听问进行指导。 二、听后复述训练。它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比如一个学生表达看法后,教师可以询问,“你听到他说的什么了吗,请再复述一遍可以吗?”“你听明白了吗,模仿着说一下。”这种训练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的素质,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三、学会倾听并不是要学生单纯地倾听,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听的时候披沙拣金,汲取其他同学发言中的精华部分;而对发言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不同意见或改进意见,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地启迪思维,迸发灵感,使问题的讨论不断地引向深入。如通过询问“你同意吗?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有补充吗?有不同意见吗?你又想到了什么?”等问题,使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一步思考,引导学生听有所思,听有所悟,这是倾听的最高层次。

二、帮助学生学会说(表达)

    说,也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思维。在帮助学生学会倾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对同伴回答的理解与疑义,在对话交流中沟通、传递信息,接收、整理信息,吸纳知识与方法,同时在说的过程中体验展示自我、被别人认同的喜悦之情。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小学生受知识面的限制,语言系统比较贫乏,逻辑思维能力差,如何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出数学问题和方法是件困难的事,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困难更大。因此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信心说,学会说,喜欢说。

    首先,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交流方式。比如学会描述:关于这道题目,我认为……;关于……,我是这样想的……。学会使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其次,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当学生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后,就要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有条理的思维和交流。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说一些操作的过程,说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等等。要提高学生交流的实效性,就要求学生能够有根有据地思维,并把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表达出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往往是通过说连贯的、合乎逻辑的话进行训练的。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想起,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要知道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已经知道,哪一个条件还不知道,要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再根据求出的问题和其他条件可以求出最后的问题等。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来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并使学生清晰地、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采取小组讨论、同桌交流、学生当老师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倾听和表达的机会。训练学生说的清楚,听得明白。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乏味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激发学生自觉地倾听、乐于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我们要引导他们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谈话,学会在倾听的过程中思考,勇于在倾听后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的学生只要学会了听和说,那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5-6-4 10:18:01 |只看该作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激发学生自觉地倾听、乐于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要引导他们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谈话,学会在倾听的过程中思考,勇于在倾听后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7-23 11:02 , Processed in 2.90777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