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视野下的教学改革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4:31: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视野下的教学改革


在教育界得到普遍认可的理念是——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和创意经济时代下,素质教育更加突出表现为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创意思维、创意实践能力的教育。在此理念下实施日常教学改革,是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如抹杀个性、弱化教育功能、降低学校作用等,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从一种观念、思想发展成了时代的潮流,成为当今时代世界教育的主旋律,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究其内涵,大致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做人”的基本素质,这是最基本的,包括我们所说的文化素质。二是“做事”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各种基本能力,如生存的基本技能、沟通交流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三是“发展”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发展潜质和潜在能力,如创新能力和创意能力。在这三个层次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意能力则是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和动力。总之,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在实践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顺应了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前沿,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教育的创新本质,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根本变革,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感情、勇敢冒险的精神、独立的个性、坚韧不拔的意志、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一丝不苟的探求作风、高度的自控能力、开放的思维方式等因素。总之,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创新的特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和实现人的素质全面提升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

三、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

    从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本质来看,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差别。相对一般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从教育层面看,素质教育属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层面,而不是一套具体的教育方案。而创新教育则是实施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教育模式,更便于细化,可以操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能够使素质教育得到贯彻实施,是素质教育指导下的一种最高形态的教育实践模式。也可以这样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新阶段。从教育路径看,素质教育是在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创新教育是一种结合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传授一般科学创新理论与实践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目标更侧重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总之,进行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人才,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创新教育是在素质教育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着重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深层次的素质教育。

四、新视角对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教养;重灌输注入、轻探索创造;重理论、轻实践;重模式统一、轻个性发展等等,这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格格不入的。黑格尔认为:“一切改革,归根结底是观念的更新。”一个人获得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有意义,更富有创造性。很多专业知识都是在离开学校的实践中边干边学得到的。现代科学对智力的理解并非就是死记硬背仓库式的储存书本知识,而是大脑思维活动的能力,是全身心把握世界的能力,它不仅是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加工和存储,更主要的是具有超前性和能动性,对实践目的、手段、方法等的预测性、对实践的操作性。因此,我们要摆脱狭隘的学习观,开拓多层次、全方位的智力、知识观。学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曾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认为,中国学校过多强调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注重书面应试能力,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则明显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错把学习手段当成学习目的,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略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每位教师的重大责任。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新视角对教学改革的启发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教师只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内部动力,千方百计的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促进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发展。其次,要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启发学生,通过试验、观察,发现规律,提出猜想。启发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质疑启发、情境启发、直观启发、类比启发、变换启发、板书启发等多种方式。教师应充分备课,深入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质疑,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不乱”的要求。保持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最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发展各自的创新能力。

(二)宽松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

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学习成绩好坏、能力层次高下,都给予他们公平竞争、创造性尝试的机会,要鼓励和称赞学生富于创意、别出新裁的念头和思想。要学会以“正信息”激励学生,使学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激情,渴望成功。海伦凯勒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有了高飞的冲动,就决不甘于在地上爬。”有了想要成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自觉地去创新,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比尔盖茨就是因为有了要“在每个家庭和办公桌都要放上一台电脑”的梦想,才促使他去创造,去完成伟大事业的。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

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教师要通过问题教学来促进学习,把问题看成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生学习过程的主线,决不能用“长大了就知道”来搪塞学生。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巴甫洛夫指出:“科学是需要人的高度紧张性和很大的热情的。”学习本身就是一项科学活动,对学生而言,跟需要极大的学习热情。所以,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不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教师首先要对课程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和信心,以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科学的热情来影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热情,有兴趣,才能有求知的欲望,才能积极的思考,努力的探索,才能有所创新。应随时注意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兴趣的培养,只有把学生的一系列非智力因素调动与开发起来,使其产生一种对数学久旱逢甘露的兴趣。教学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中充满自尊自信,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达到主导善教,主体乐学的统一,是学生在渴望求知中愉快、健康、有创造性的发展。

(四)因材施教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活生生的人,并非学习的奴隶,也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发展中的人,他们在教

师的指导下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逐步由不全面走向全面,要把学生看作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承认他们的差异,差异也是一种教育资源。使每一个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因材施教。所以,教师要注意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活动和内心世界,有独立的人格。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倾听学生的声音,用自身的人格魅感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

极成长的,都有培养前途,都可以获得成功。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要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教师要经常创设这种和谐的学习环境,无论差生优生都乐意的去学习,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整个班级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这样一种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保护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总之,通过以上手段和方法的尝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的统一,增强了日常教学的实效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5-8-19 15:32:57 |只看该作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现素质教育,需要教师的努力,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5-8-22 09:29:36 |只看该作者
名师3c94 发表于 2015-8-19 15:32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现素质教育,需要教师的努力,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需要教师的努力,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5-10-20 09:42:00 |只看该作者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5-10-27 14:31:47 |只看该作者
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改变“像不像”、“技能性”等单一化评价标准,体现美术的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5-11-4 08:15:31 |只看该作者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2-5 03:29 , Processed in 0.01733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