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感发展与教师的道德敏感性 平阴县少岱小学 杨丽君 看了朱小蔓老师的儿童情感发展与教师的道德敏感性,觉得受益匪浅,然后就从网络上专门查了查朱老师写过的文章。朱老师的观点明确,内容引人入胜。 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体生活中发展起来的!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在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主要的作用!儿童在集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逐渐意识到个人和集体和祖国的关系,并在学习等日常活动中产生了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等。 儿童情感发展 杜尔凯姆(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有一段话说的很出色,教育的任务不是给予学生不断增多的知识,而是“在他那里形成一种内部的深刻的状态,一种类似灵魂的聚焦的东西,使他不仅在童年而且在一生中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前进。” 教育不仅在于一定的塑造和规范作用,更是在唤醒,激起和促进精神自立的过程中鼓励和培养其自我领导。 面对教育质量不同的界定和评测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存在着牢固的共同基础。以下主要宗旨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保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其次是强调教育在促进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情感发展以及帮助他们树立负责任公民应有的价值观和处事态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最后,必须从平等的角度检验教育质量。对任何特定群体实行歧视的教育制度不可能完成它的使命。 1、情绪情感发生的脑根据: 作为人科动物的人脑经历演化后已在它的内部整合了:古脑——中脑——皮层和新皮层。从脑发育的根据看,脑的发育有一定的时序,比如0岁开始的安全和依恋,日本脑科学家小泉英明称为“心灵教育的开端” 人脑是三合一脑,在动物中整合了人类性,在人类性中整合了动物性。即冲动、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冲突。 人类是演化中途的物种人脑发展仅5万年,理性与情感尚未融合得很好。 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不是理智高于情感,而是理智与情感的圆环关系。 2、情绪情感的作用 情绪发生具有早发性;情绪情感是人际沟通的最重要信号;情绪情感的动力作用成为行为的内驱力;情感的享用价值,对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意义;情绪情感的感染、分享功能;总之,情绪情感对儿童发展的正面价值和负面影响必须充分予以关注。 由于情感之于人的本体性价值,而不仅是工具性价值,学校教育如果忽视对情感的关怀和涵养,便不可能实现对人的培养目标,为完整的人、人的完整生命做奠定基础的工作。 3、情绪情感的分类: 舍勒的层级说:感官或感觉的情绪情感;感受体或生命的情绪情感;纯粹心理的情感;精神性情感。 4、情绪情感教育关注方面: 情绪情感状态、(感受):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短暂、持续、可调节、情绪基调。情绪情感品种:安全感、依恋感、惬意感、联系感、亲近感、适应感、和谐感等。情绪情感品质:(较稳定性、有认知基础、经体验积累)如真诚、热忱、友谊、宽容等。情绪情感能力:(有外化表达、需经锻炼)情绪调节与控制、情绪情感激励与自我激励等。 为什么情感教育对儿童特别重要? 首先是由情绪及其发生的特点和机制决定的:原始早发性、强动力性、易感染性。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对脑与神经活动的形塑作用,对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心理与人格健全的早期奠基,对人的态度的影响,构成人的内部动机,对创造冲动及创造思维的激发,与价值观互为因果,作为价值观的标示器,对生命意义价值体系的构建。 重要还在于,早期情感的未分化性,导致日后多种不同情感特质与能力产生的可能性。儿童期的情感教育几乎关涉人的全部品质 儿童对学习新鲜事物的兴趣、专注、勇敢尝试、自由想象对心智及创造品质的影响。(好奇心是幼童和青少年最普遍、最活跃的特性,需要刺激和唤醒) 获得真爱的情感,成为人格的动机、人格的核心力量,也是儿童表现美德的基础。导致人类行为的机制是归属或从属的愿望。——威尔逊《道德感》 对于道德与人格的健全来说,最重要的有两种情感:共情和正义感。 为着儿童情感发展,学校和教师可以做什么? 首先是不因有意无意的伤害造成儿童负性情感的持续;对儿童气质性情绪情感、即时性情绪情感,如感官或生命情绪情感予以关注和处理;对因生存状态引起的心理情绪情感予以重视和呵护;珍惜和培育那些与发展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精神相关的情感品种、品质及能力。学校场域中情感教育的基本路径 1、师生关系中的情感教育 学校中由师生非血缘关系产生的安全感,这是具有本体价值的情感,它表现为依恋、安宁、惬意,本质是一种信任。信任是人格发展中决定性的普遍现象。 2、教学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1)人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会有一系列情感性特征,会直接或投射性地表达出来。知识学习过程中弥漫着的情感,成为其价值好恶的标识器。这些情感作为个人化的感觉经验不断积累和选择性享用,构成学习者主体朝向一定价值方向的内在经验。 (2)所以,教师不是教知识,而是教人学知识(苏霍姆林斯基)。 (3)教师本人对学科真挚的爱、兴趣,全身心投入的情感。 (4)教师对学科中广泛蕴含的具有情感教育价值的内容,敏于发现与捕捉、善于挖掘、主动建构。 (5)那些富有价值含义的传递不仅是客观陈述的、说明性的,也是叙事性的、人文解释性的,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特别吸引人。 (6)教师善于创造具有情感化特征的教学事件。 (7)教师善于引导多种组合形态的学习组织。 (8)教师善于利用情境、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场景记忆”学习、“寓身认知”学习。 (9)脑科学新近发现,创造性思维所激活的,恰恰是自我意识、他心想象和场景记忆者三种功能所在的脑区。 (10)米德的研究是,自我意识是和他心想象共生演化的,也就是说,缺乏与他人的交往,不可能有自我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