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导 鼓励 进步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08:39: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是一名工作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 2007年后,开始担任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工作,教育对象是一些智力上有缺陷的孩子。相对于正常孩子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比较差,甚至对学习目的、学习意识都十分茫然。所以,对智障学生开展任何一项教育活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本案例是我近三年来,针对我们班春雪同学“不写字”、“不做作业”等方面,开展的一个案例研究,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
一、案例的基本背景
1、本案学生基本情况。春雪,女,13岁,中度智力落后,我校培智五年级学生。父母务农,均为初中文化,其父亲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养殖业上。其母亲要照顾家里家里两岁的妹妹(正常人)。让春雪来上学主要也是为了甩包袱,让老师为他看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
2、本案学生学习状况。在校住宿,每十天回家一次,课余时间无所事事。三年级时,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突出,目光游离,回答问题答非所问,但通过及时提醒,能够再回到课堂上来。课堂上很少写字,从不主动做课堂作业。课下从未完整地做过课余作业和家庭作业,多数情况是不做作业。她的优势是对待事物非常热情,喜欢热闹,好说、好表达。
3、本案问题的提出。智障孩子本来就学得慢、忘得快,如果上课不练习书写,课下不做作业,学过的知识得不到复习和巩固,连基本的生字都不会写,怎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二、案例原因分析
春雪同学这种情况,在我教聋生时从没有遇到过,现在作为她的老师,我感觉要想走进她的心灵空间十分困难。
解决春雪的问题,首先要分析造成她这样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通过认真的查找关于智障儿童教育方面的资料,与其它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对写字、做作业“不感兴趣”。春雪平时非常懒散,她在学习和成长上没有目标,没有压力,加上智力水平较低,对学习,特别是对写字、做作业这类独立的学习活动不感兴趣,缺乏内在的动力。
2、惰性、依赖心理没有得到及时“救助”。由于父母对春雪的成长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推卸包袱,使她养成了懒惰、不思进取的习惯,在生活上、学习上从不严格要求自己。而春雪这种惰性心理,没有得到有效地“救助”,这也是造成她不愿写字,不主动做作业的根本原因。如果适时地对她给予约束,通过鼓励、引导,循序渐进地让她独立完成一些任务,这种惰性、依赖心理会得到较好的“救助”。
3、不良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引导”。春雪缺乏自制力、约束力,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没有意识,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精力分散和多动等。当这些行为发生时,没有及时地得到正确的引导,没有及时地得到有效地鼓励。像摆弄手指、文具时,如果及时提醒、引导,就不会把课本、练习本弄得面目全非。
三、确立教育目标,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1、确立“短期、中期、长期”教育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为春雪同学分阶段制定了教育目标。短期的教育目标是:逐步减少春雪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现象和小动作发生的次数。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专门为她制定的作业内容;中期的教育目标是:在同学们的帮助、家长的督促下完成下完成适量的作业;长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她写字的兴趣和意识,能够主动、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2、循序渐进,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根据确立的教育目标,我为春雪同学制定了详细的个别教育计划。个别教育计划按月实施,每周都根据落实情况,再进行调整,保证每个环节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案例实施过程
1、及时进行“救助性”干预。课堂上,随时注意春雪同学的表现,发现她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摆弄东西时,马上“提醒”她,并对她的行为进行矫正,告诉她正确的做法。比如,让她站起来读读、说说,用手指写一下笔顺、笔画等,发挥她好动、好表达的特点,把她从潜在的游离状态里拉回到课堂上来。两年来,通过这种正面的干预和侧面的暗示方法,春雪同学逐渐地从集中精力上课7、8分钟,到10几分钟,到20分钟,到现在能坚持到30多分钟,实属不易。
2、积极鼓励,激发她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与春雪商量,如果她不做小动作,老师就奖励她“小红花”;如果课堂上完成老师布置的写字任务,就奖励她“红五星”;如果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或者家庭作业,就奖励给她“红苹果”等。我还通过实物投影,对学生作业给予鼓励性评价。比如,把春雪的作业直接投影在背投电视上,直接在她的作业上圈点讲评,使她产生自豪感,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激发她的内在动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做法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两年多,而且现在在全班适用。
3、正确引导,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据平时的观察,我了解到智障学生看电视画面精力相对集中,春雪精力分散直观形象的事物对她来说更具吸引力。针对这个情况,我在写字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吸引春雪和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写字的兴趣。比如,每堂课的生字我都用课件做成田字格,按笔顺、笔画、偏旁部首、字体结构做成图片或者动画等,并随时分发给他们写字纸当场完成,并在她完成后给予积极地引导,效果非常明显。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我考虑到春雪的特殊情况,给她布置“不同的”作业内容,引导她逐步形成写的习惯。比如,安排她到黑板上写;把要写的作业一个字一个字地给她抄在作业本上,让她照着写;随时监督她必须完成规定的课堂作业等。
4、跟踪服务,帮助她完成课外作业。由于学生住校,在校时间长,下午放学后都给他们留些书面作业——“每日一页”。其他同学都能按时完成,春雪则很少动手。
针对她懒动手的情况,开始我都是坐在她身边,指导她认真地把一页字一笔一画地写,直到看着她把作业写完再回家。第二天检查作业时,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在她的本子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苹果”,并让全班同学为她鼓掌,春雪感到十分振奋。我对因势利导:“这次的作业你写得真好,全班同学都为你高兴,以后每天你都认真写作业好吗?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写好字。”她使劲地点了点头。后来,逐渐地让班里学习最好的志青同学帮助她、督促她完成。再后来,春雪同学能独立地完成几行、半页、一页……
5、争取家长配合,实施发展性评价。考虑到春雪同学家庭情况,每到周末休息,我都把假期作业一项一项的在她的作业本上写得非常清楚,并要求他的家长督促,签字回执。利用每周接送孩子、家长会等时机,我都主动地同她的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讨论制定下月的学习目标。为春雪同学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让学生个人和家长都了解到她的成长和进步。近一年来,春雪同学的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对孩子的作业也上心了,对她的成长也越来越关心了。今年暑假,春雪的语文成绩进步明显,获得了“五星少年”,家长为她买了新书包、水彩笔进行奖励。11月份,学校召开家长培训班,春雪的语文作业、成长档案在活动中被展览,她笑着拉着父母去看自己的作品。
五、案例效果分析
1、针对春雪的问题,我正确分析了她存在问题的根源,采取了针对性的“鼓励”“引导”措施,使她克服了懒散、依赖的心理,使她对写字有了兴趣,书写也认真了,逐步从“懒动手”,到“看着做”,到能够“独立完成”书写作业的过程。
2、培养教育智障学生,不是一日之功,教师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按照学生特点,从他们的特殊需要入手,加强自身业务研究,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用“兴趣”打开他们“参与学习”的大门。
3、春雪同学的进步,不只是在书写的兴趣和完成作业上,她与同学的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4、春雪同学的案例,在特殊教育学校不是个案。每个智障学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今后我会在开展个别化教学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6 17:22 , Processed in 0.0159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