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是美德 平阴县实验小学 石媛 二年级的孩子,是非观念不是很清楚,尤其对于一些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孩子在家或在路上可能会断章取义地议论。其实一些事情,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会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恰好学习《酸的和甜的》这篇活泼生动的故事。平时,我们往往会批判狐狸的狡猾,“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恰恰被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但细细想来,文中的“小松鼠”和“小白兔”不正是充当了“流言”的传播者吗?真是因为他们的轻信、传播,才使得狐狸的谎言成真。而正是猴子的不轻信,不传播,才使得狐狸的尾巴现了原形。所以,在讲到这里时,我引导孩子们说“流言止于智者”我们要遇事多动脑,少动嘴,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看着孩子们若有所思的表情,我想,孩子们再读这篇故事时,会有新的感悟;在开口说话时,能有所思考。 【后记】 “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在写这个小反思的时候,忽然想起了《祥林嫂》中的“柳妈”,这个可悲、可怜又令人讨厌的“帮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