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6:15: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孝直中学  董鸿燕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建设,是实现班级更高层次管理的建设,它包含了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活动。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

下面简单谈谈我班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狠抓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一周工作总结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

    制订和实施制度的过程中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初一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是制度建设的最佳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充分做好入校教育,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第二,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在班级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第三,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更要注重落到实处。

第四,特别关注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否则制度实施过程中很难让全体同学信服,也就失去了制定制定的意义。

二、重视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

首先,及时关注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其次,重视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例如班级发展目标、班级文化宣传内容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三、强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校运动会等集体活动。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班级活动的开展。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节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处理好师生关系,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信服自己。

    总之,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我们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19:31 , Processed in 0.01698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