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班级建设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4 14:50: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谈班级建设

栾湾学校  刘太军

一、抓好环境美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教室

教室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因此,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赋予班级环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借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一旦我们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来引导学生创立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学习并发扬优秀前辈们的各种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

其次,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期的主题黑板报给学生们增添课外知识;利用班级宣传栏表扬班级内各种先进事迹,促进同学间互相学习、互勉互励.每次月考和期末考试我班利用板报表扬进步生和优秀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意识.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室布置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期、学年的教育目标而作相应的调整.

二、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行为准则等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约束机制,是形成班级良好风貌的必要条件,它是班级的准绳,对于一个班级的秩序化、法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班在班级制度的制订方面,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大背景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通过班级民主决议而产生,并由全体学生监督实施,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信服并自觉遵守.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住这项工作:

1、注意好开端,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有行为规范.并且,在班级出现不良行为的最开始,就要立即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对其进行深刻地思想教育.

2、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到位.学生去讨论,集思广益,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人翁精神,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有生命力、实效性.

3、贯彻制度要持之以恒,经常性地有组织对《中学生守则》、《宝坻一中日常行为规范》法规的学习活动.这样班级制度的确立过程,就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

三、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我们教师要做到:坚持“爱”字当头,关心学生;坚持“情”字相融,细雨润物;坚持“诚”字相伴,家校互通.通过“爱”的传递,“情”的交流,“诚”的沟通,给孩子建立一种心灵相通、互相关爱、彼此接纳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比如教师要说一不二,说过的话要算数,教育孩子讲究诚信;对学生不吝于说“谢谢”;当发生错误被学生指出时,不要恼火,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一般都比较娇生惯养,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不知道关心别人以外,劳动观念差,自己动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也差,一旦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就会出现很任性、谁也不肯让步的局面,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一想,那么这样的情况首先需要老师来调解、分析利弊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需要老师在平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做一个善良、宽容、大度、说话做事有分寸的人.

四、抓好班级活动,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团结向上、共同进步是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愿望,我们评价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班级有没有这个愿望,有没有团结向上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有没有集体荣誉感,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主心骨,没有班主任的引领,班集体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而班集体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和学生,显示出强大的教育功能.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人的认识能力是在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的班级活动是进行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体育达标竞赛、科技节、艺术节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自尊自信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很大的作用,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塑造班级形象的大好时机.所以,活动前,班主任要精心组织,认真辅导,活动后要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辩论会、演讲会、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细水长流,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班级活动,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级向心力

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环节,那就是建设一支工作能力强、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建设班级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选择中,教师不能一味强调从成绩出发,做班干部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有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在同学中也才能有威信.班干部的任命应该本着个人自荐、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教师要将该下放的权力下放给班干部,逐渐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在他们的带领下,让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15:39 , Processed in 0.01678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