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高效课堂改革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2:53: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摘要】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途径,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实现或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切实成效的课堂效果。高效课堂的关键还在于还主动权给学生。高效课堂的基本方法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宽松和谐、容错的学习环境是高效课堂的心理保障。合理、恰当地激励学生是有效课堂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提倡和鼓励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多姿多彩的教学。  

【关键词】评价、课改.个性.改变.主动权、激励、以学论教个性化教学

【客观评价】以学论教是对高效课堂的客观评价。
正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日益的明显,我们培养的高材生大多是读书的机器,出了考试成绩棒以外,基本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是只有从书本上学习才能得到的,不是光会背一些理论知识就可以解决的。更多的素质培养是从家庭、父母、社会,还有其它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得到的。一个人能否成才还取决于他的再学习的能力,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社会的能力,与周围人的处理关系的能力等,而这些我们必须从娃娃抓起,中国的未来在于他们。那么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它是促进学生更好全面发展的媒介,那么,课改到底改什么,如何改?      
而当我们一提到“课改”,社会的舆论就很大,呼声不一,有的人认为他们小时候都是这么读出来的不也成才了吗?有的老师第一反应是胡闹那样呀,我都教了十几年了,教材熟读于心,讲起来头头是道教出来的学生不也没有差到哪里去嘛!有的老师看到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恹恹欲睡,也想改,可不知道从何改起; 课改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真正实施课改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用新课程理念教学,学生明显地爱学习了,自信心增强了,能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了,有自己的见解了,学习的渠道和空间拓宽了,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多了,尝试探索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等等。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学生学习更有“后劲”,对今后的发展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难道不是学生终身发展必需的“基础”么?  总而言之,课改的关键是为了什么?其中我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改变了。
以前上课,课堂气氛还是太死,太沉闷。老师没精打采地讲,学生没精打采地听。课堂里一点生气都没有,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思维呆滞,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课改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平常的后进生来说,这无疑就是一场狂欢,在优秀的学生的带领下,学生会主动去学,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学习积极性啦!师生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种微妙关系存在于你所处的位置有可能是老师,也有可能是朋友,更有可能是一个小组的组员等等。师生关系的转变,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在互评中彰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对于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使儿童从“被迫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换句话说,让学生爱学、乐学,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的童年,别让孩子们失去童真,也是教师们的共同心声。每当我看到学生快乐、幸福,学生变得爱学习了,会主动去学习了就感到很欣慰,自己也变得快乐了起来,感觉很有成就感。
二、教师的观念改变了      
新课改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不能把教科书当作主要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不一样的上课感觉,形成了课程的研究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学中再也不以课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而是十分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儿童思想的回归,十分注意对书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因此,教师并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课程者,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研究者。
三、教师扮演的角色改变  
在新课改中“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摆上了议事日程,促进了这一理念向现实的转化。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探讨者,实际上,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教师之间随时能在一起讨论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这样的研讨,能把教师身边发生的、与教师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适时解决,也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课堂教学目标的改变  
新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①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②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于想像的,也难于企及的。用我们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不只是传道解惑者了,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还得对学生的互评作出合适的激励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6-11-22 18:23:20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相互支持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 21:41:37 |只看该作者
学生专注度高,教学质量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16-12-2 22:16:58 |只看该作者
很好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8 06:51 , Processed in 0.02098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