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属意”境界 廉德忠 摘要:“属意”,是一个管理心理学用语,蕴含“归心、着意、悦纳”三层涵义,是以“责任”为要素的制度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制度文化生成具有优质性、人文性和开放性的“属意”要求,制度文化的“属意效应”体现在同向、柔软和精细化三个方面。 关键词:中职学校,制度文化,属意特征、要求、效应 作者简介:廉德忠(1962—),男,平阴县职教中心副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学校文化建设和校企文化对接,学校宣传策划和推介。主要著作:诗集《青春无期》《青春风铃》;学术著作:《责任教育》《综合素质拓展训练》《责任突围》《责任在心》;新闻作品集:《守望教育的麦田》等。 “属意”,是一个管理心理学用语,蕴含“归心、着意、悦纳”三层涵义,是以“责任”为要素的制度文化建设和执行的最高境界。 制度文化建设的“属意”特征 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责任”,皈依点同样也是“责任”。只有当外在“责任”生发为内心需求,与团队及其利益相关成员两情相悦,制度的生成和执行才能达到人心所向的境地。 首先,制度文化具有“归心”特征。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以“责任”为理念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团队成员涵养责任情怀,践行责任行为,鼓舞团队士气,促进整体工作有序发展,而并非为了惩处、压制。因此,制度的“责任”性要素,体现团队成员的共同愿景、共性需求和心理渴望,是集中团队成员中大多数人的意愿于一体的行为规范性、诉求性要求,具有“归拢人心”的特质。当“责任”生成为团队共性心愿,就成为由“责任”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的团队心理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人心向背。这决定了制度文化的走向和发展的境界。 其次,制度文化还具有“着意”特征。任何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是有意而为之的,都是一个预设、矫正、完善的执行过程。以“责任”为要素的规章和制度,其出发点在于明确团队及其成员的责任,其着力点在于“责任”的逐渐明确和落实。“责任”贯穿于团队成员对制度的预设、认知、执行和品格形成的全过程。无论是制度制定本身,还是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都有“着意而为之”的意味和企望,这种“着意”的征质,是制度的强制性要求的体现。能够让人一眼就明白哪些是团队和自己的职责,具体事务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在履责过程中如何才得到怎样的奖励,哪方面失职失责就要受到哪方面的处罚,而不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第三,制度文化又具有“悦纳”特征。廖仲恺 在《钱币革命与建设》中说:“现在事实所证明者,为人属意於金之定量,不在金钱,而在金之物品。”以“责任”的落实和执行为目的的制度文化建设,犹如钱币之于人心的作用一样,不在于制度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制度落实和执行的效益和心理预期。这种对“责任”的认知、执行和品格,在逐渐明晰和完善的过程中,带给团队及其成员的必然是身心的愉悦和快感。而一旦带给人痛苦和麻木,“责任”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制度制定、落实和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团队和成员对自我“责任”的主动认知和自觉履责的心理“悦纳”过程。只有达到这种“两情相悦”的境界,“责任”和“制度”才有了效益放大的可能和依托。 制度文化生成的“属意”要求 制度文化的“属意”特征,要求其生成的过程必须注重其优质性、人文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注重对团队心理的积极影响。 制度文化生成的优质性。制度文化的优质生成,是保证制度制定的前瞻性、执行的高效性和评估的公平性的前提,也是众望所归的心理期许。第一,生成要充分完善。制度的生成不能有“缺失”,有的学校制度在 “责任”方面存在“显性缺失”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无章可依,无可问责;而某些方面虽然有了所谓的“制度”,但形同虚设,大家都有责任又都不负责任,这种 “隐性缺失”的责任,对于学校管理缺位和衍生成员的心理阴影极为可怕。第二,生成要合理合法。学校制度文化生成的合理合法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制度文化生成的依据与党和国家的“大法”不悖,生成的过程具备正当性,经过合法的程序;一方面是制度的生成既要合乎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又要要合乎基本的人性带有人情味,获得相关利益群体的认同和接受。第三,生成要质量优良。质量优良的制度文化生成,大致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制度文化的性价比高,运行效益大于制度文化生成和运行的成本;适用于团队所有和大多数成员,与学校责任价值观同向;不同分支制度一体衔接,各项责任要求相互支撑;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对简洁易懂,便于理解和执行。 制度文化生成的人文性。制度文化的生成,主要是和人打交道。因此,以“责任”为要素的制度文化在体现规范和标准的同时,还要注重以人为本,让团队成员生发被尊重、被理解、被帮助、被激励、被解放的积极心态。事实证明,“人情味”浓厚的“责任”规范和要求,远比板着脸的、生硬的“管”和“卡”所产生的正能量要大许多,其制度的运行和效益的性价比,更加科学和使人振奋。当然,制度文化生成的人文性更加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学校制度文化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责任”实践来不断加以检验,不断修正完善。而当既有制度文化随着实践和时间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成为团队成员发展和进步“一看就怠”的障碍,就需要从更高层面和蕴含上构建新的“责任”价值体系,这也是制度文化之于人的“属意”特质决定的。 制度文化生成的开放性。任何一项制度的生成,都不是少数人闭门造车完成的,也不是哪个校长“拍脑袋”产生的。 其一,制度文化生成需要“集众智”。既需要借鉴国内先进学校的经验,吸收专家学者和社区群众的意见;又要吸纳全校师生的意见建议,让他们从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和服从者,同时成为设计者和参与者。其二,制度文化的执行需要“顺民意”。制度的预设和最终通过,特别是执行环节,利益相关者要认知和认同,体现制度生成的开放性和民主性。其三制度生成的“关联性”。有些规章和制度已经适用多年,成为团队和成员共同的行为准责和规范,甚至上升到精神层面,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能较好解决一些相关的特殊问题,这些管用、能用、好用的规章和制度,就要进行继承和光大;有些规章和制度在一定情形和范围内已经不能满足团队部分成员的心理诉求,有的在发展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片面因素,有的在某个领域内不够科学和合理等等,对这些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进行改良;随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入,对学校管理还存在盲区和空白,需要进行创新和创造,生成新的学校制度文化,对业已落后或者不宜使用的规章制度,要推倒重建,生成与之适应的新的制度“文本”。这种“继承”“改良”“创新”的制度生成,都是塑造团队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制度文化的“属意效应” 制度文化具有“属意”特征,而一旦成为学校文化的标识和品牌,就会产生影响深远的“属意效应”。制度文化的“属意效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同向”效应。现代管理学认为,制度的生成和执行,是一个团队成员“顺向同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融合期越短,其产上的效应和能量越高。反之,就会磨耗团队整体向心力和凝聚力。虽然团队成员参与了制度预设、形成的全过程,但个体对新制度的理解力和接受度仍会参差不齐。聪明的管理者往往通过对制度的宣传、培训和文本解读,让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学校制度和自我成长所要达至的愿景,生成制度认同感和理解力。这种“认同”效应,更有利于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权力、责任和行为的边界,生成与制度文化的“同向建构”心理和精神品质。新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特别是执行初期,往往容易被非主流习俗及惯性思维抵制,如果撩理不当,新制度有可能被解构和同化。此时应竭尽全力进行引导和同化,这种“主流同化”效应的过程需要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时间的推移,才能产生“同向”效应。而“同向”效应的最高境界就是团队成员心意相通,所向一致,在更高层面上理解和主动自觉的用行动和实践诠释制度的路向和目标。 2. “柔软”效应。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心中总是具有最柔软的地方。有人做过实验,当把一个人用强硬的方式逼迫到一个危险的境遇,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反抗和反叛,甚至于连一点规避危险的方法都不去想;而当由于某项工作需要一个人面临危险,而他又认为面对危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的心中至少会产生3—5种化解危险的方法,从而选择规避危险的途径,打开新的局面。制度面对的是有生命、思想、个性、感情的人,如果一味强调刚性执行,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需要管理者从需要、动机、情感等维度,将刚性制度“柔软化”,激励团队成员执行制度的内源性需求。当制度从“刚性”约束演进到内在自律,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就能迸发出执行制度的“正能量”。另外,领导带头执行制度,上行下效,往往比上千次说教都来得直接和有效。对模范执行制度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塑造大批“头雁”,其示范和引导作用,将带来“群雁”同向的“群飞”效应。 3. “精细化”效应。“精细化”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首先倡导一种理念,即“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古训,却也是制度文化执行的写照。只要是团队的事情,只要是觉得要做要管且能做能管的事情,不管份内份外,都要去做去管。其次,“精细化”要求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日清日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第三“精细化”还要求要降低管理“成本”。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所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是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实践的规范性、权威性“约定”。制度面前没有例外,每项规章制度都实实在在,高效实用,不流于形式,不摆花架子,才能降低制度执行成本,放大制度执行的效益。(作者为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 通联:山东省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250400) 电话:0531_87643006邮箱:sdpyldz@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