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兵法--震撼教育36计》观后感 三十里堡第二小学 高文龙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20:40: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班主任兵法--震撼教育36计》观后感

三十里堡第二小学 高文龙

听了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震撼教育36计》受益匪浅,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要学会因人而异,不断变换管理策略;要学会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育手段;还要学会因时因事,不断创新沟通技巧,创造属于自己的“兵法”。我想这样管理班级才会有效,对学生的影响才会长远。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很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即冉有胆小怕事,因此鼓励他要积极去干;而子路过于胆大鲁莽,因此要他慎重些。宋代大儒朱熹把孔子这一教学经验概括为:“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何谓“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因材”,即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地给予不同的教育,使之各取所需。结合老师的讲座以及自己浅薄的工作经验,对“因材施教”理解如下:

一、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对症下药

对不同智力与发展水平的学生授以不同深度的知识,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性格和优、缺点给予不同教育。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于中小学生。这是因为,一种方法对A学生有效,对B学生可能差些,而对C学生则可能起反作用。例如同样是表扬,对于自尊心极强且倔强,“吃软不吃硬”的学生效果显著;对于顽皮而习惯于畏服,“吃硬不吃软”的则不一定其作用;而对于成见深,戒心重的学生,甚至被看作是讽刺,反而引起更大的反感或对抗。由此可见,进行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此外还应善于依靠学生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如合理的兴趣、特长、自尊心、向上的倾向等。只要善于把握这些因素,并以此为出发点逐步引导,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掌握学生年龄特征有的放矢

学生是活生生的教育对象,其思想认识与品德的发展有明显年龄特征。因而进行是思想教育前,有必要剖析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行为特点。步入高年级的学生,由于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因而对自然、社会及人生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但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不够准确、不够深刻,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如对民主、自由、纪侓、幸福等问题的认识等。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寓教于乐。比如我曾倡导学生搞每人献一本书活动,并及时抓住机会,结合他们所读的书,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此类活动进行多了,就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结合思想研究方法因材施教

要教育学生,就必须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要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就必须研究方法,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行为倾向,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通过观察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可获得学生多方面的真实情况,我刚接班时,我欲收先纵,先不介入对学生的管理,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做,根据他们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反映来了解思想状况。

常与任课教师联系,对了解到得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及症结所在,并提出教育措施,纠正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

总之,教育不仅是一本科学,还是一本艺术。教师只有掌握了教育艺术,对学生本着“常善救失”的原则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20:56 , Processed in 0.01667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