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迟希新老师《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创新理念——多媒体视角》心得体会——大连开发区新城小学韩晶。最近正在准备一节主题班会课,正为此发愁之际,听了迟老师的讲座,突然有了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受。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然而我们眼中的德育却常常停留在迟老师所说的显性德育阶段。实际上,显性德育只是冰山一角。隐性德育才是贯穿于学科教学、师生关系、校园环境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开展一节优秀的班会课,必须认识到德育是隐性过程,应当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鲜花落地听无声”的教育智慧;德育是主体过程,要尽一切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拒绝“打冷铁”;德育是情感过程,要知道“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此外,班主任老师要认识到学生身上存在着许多不易改变的特质,比如无限潜质、平等权利、内心诉求、独立人格、自主性等,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指望主题班会能够一次解决问题,而是要有计划性,要有系列化的班会设计,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在整个讲座过程中,迟老师始终注重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媒介在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当今这个读图时代、视频时代,图片、视频等媒体介质具有知识承载、视觉心理、情感感染等功能,它们的移情作用是语言不能替代的。迟老师还建议教师在班会准备实施中要关注如下几个细节:第一,培养发掘主题的教育敏感。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教育题材,教师要有教育敏感。第二,提升设计和实施的创新素养。创新之于教师来说同样重要,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第三,注意言语解说与媒体展示的结合。图片及视频固然重要,但是只有配上恰到好处的言语解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第四,做好媒体资料的日常积累工作。迟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四个一”的积累方法,即一个贴身的本子,一个电子文本的文件夹,一个数码相机,一个专门的案例集。此外,迟老师还格外关注公益广告的德育功能,建议教师多关注公益广告,多搜集图片。总而言之,迟老师的讲座让主题班会课的概念在我心中渐渐明晰起来,希望今后能在迟老师的启迪下,成功地开展真正意义的班会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