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在学生心尖行走的人 ——观王宝祥《阳光心态每一天》有感 大连市金州区金润小学 高矗菡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王宝祥老师的《阳光心态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天》。可以说班主任的工作是由千百个“每一天”组成的,然而每一天的工作,又都是由许多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工作组成的。王老师在导言里让老师们辨析一些当下非常流行的教育观点,例如:先成人后成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后来通过讨论发现,所有的观点都是可商榷的,都具有两面性,并不是那么的绝对正确。 阳光带给我们光明,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幸福的生活……生命需要阳光,而我们的心灵更需要阳光。有人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充满阳光”。教书育人的我们,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更需要有一种阳光的心态。这是我看完《阳光心态每一天》后最大的感触。 回想工作以来,我曾因为繁琐细致的工作而忙到焦头烂额,曾被学生胡闹闯祸气到怒火冲天,也曾因繁重的教学任务而倍感压力,慢慢地,我甚至开始抱怨生活,埋怨工作,自己也变得疲惫不堪。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血气方刚,满腔激情,但由于经验不足,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更多的是一种不知所措,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那只会让我的职业生涯更加地苦闷与不快。似乎遗忘了王老师在讲座中说的爱与责任。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是新的师德规范,也是我们应该尊崇的。责任的核心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爱与责任缺一不可。 拥有阳光心态,首先就要有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工作中,孩子上课讲话、课间打闹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突然会变得很急躁,对待孩子的一点小事抓住不放,冲着孩子吼自己也很生气,静下来想一想,其实那样又何必呢?为何不平心静气地与孩子交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假如我们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我们就可以更加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做出恰当合适的应对方法。平心静气地与孩子交流,保护好每一个孩子的灵性,每天都留给孩子一个优雅的背影,我们不能改变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生活因为热爱而丰富多彩,生命因为信心而瑰丽明快,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如果你心情好,你会发现沙漠为你唱歌,小草为你起舞;如果你心情糟糕,你会发现开放的玫瑰在留泪,奔腾的小溪在哭泣。工作中,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不能赢得昨天就建设明天。当我们尚在年少,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前行的路。希望我们都能拥有阳光的心态,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