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看曲连坤教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应用》有感 大连金普新区高城山小学 陈仁仪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5:35: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今天有幸听取了曲连坤教授的《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应用》的报告,他没有过多的生涩难懂的词汇,没有建立在理论上的夸夸其谈。有的是和大家的倾心表达,是结合着中国国情的实际案例。让我在听报告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设置的情景之中。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界很受关注的一种流向,属于心理学的前沿。曲连坤教授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像小故事、即兴表演、案例分析、文化比较等,为老师们呈现了积极心理学大体是怎样的一种流向。

尤其是曲教授十分注重心理学的原理同实际的教育过程的结合,他没有罗列出高深的心理学理论,而是高屋建瓴的让老师们感受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演示心理辅导中的共情技术,说到了积极的看待学生,无论其有何种表现,相信没有坏孩子。

报告中,曲教授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参加心理学大会时的心理活动作品——“开口心开”黄金法则。以此说明沟通不管是在学校教育中,或是家庭教育中都是极其重要的。

教育应从孩子抓起,更应从小学生抓起。在减轻孩子那些重复作业,使其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的同时,适时组织孩子学习一些儒学经典,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准则,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同时,小学生正是长身体、育思想的黄金时机,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德育活动,使孩子有一个锻炼、展示、成长的机会,更是非常必要的。

人如果经常把自己想成什么样子,渐渐地你就越象什么。把你的孩子想成什么样子的,他就越象什么。曲教授的结束语也很发人深省。

当然,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教育方法同样不能适合每个学生,需要因人而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既要那些儒学经典中的精髓,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又要不断反思、探索、总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在学生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这次报告,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思想受到了新思潮的洗礼,对我以后的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22 02:38 , Processed in 0.0168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