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爱”与“严”的辩证法,撑起孩子成长的天空 平阴县玫瑰学校 田红军 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学生,既不是每次都考年级第一名的“状元”,也不是成绩“一塌糊涂”的后进生,而是让我的教育“智慧”得以增长的王成龙同学。 案例描述: 1998年,我开始当初一年级二班班主任,班里有一位叫王成龙的同学。在我拿到班级名单的时候,就有老师给我开玩笑说;“田老师,你中彩票了!”我忙问怎么回事,大家告诉我说我们班的王成龙可是个“难剃的头”,在小学就非常有名,蛮不讲理,有了“委屈”敢躺到校长室门口大哭大闹,任谁也拉不起来,最后还得校长陪着小心说好话。碰上了,怎么办呢?我决定观察一下再说。 经过我的观察,他确实与众不同。一、他上课从不听老师讲课,只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心血来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语文课上,他可能会研究数学;数学课上,他也可能读小说,画画。二、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在他的脑海中,从来没有“他人”这个词语,高兴时,他可以哼几句小曲,不管他人是在上课还是自习;不高兴时,也许会找茬跟其他同学打架,且从来不懂得帮助同学。三、头脑中没有纪律、规矩等概念。上课铃快响了,孩子们都会提前跑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唯有他,以自己固有的节拍,一步三摇、不慌不忙地踏着铃声进教室;遇见老师,孩子们都会恭敬地敬礼并问“老师好!”,而他,不要说主动向老师问好,即便老师问他话,他也不理不睬。四、不服管教,蛮不讲理。老师只要一批评他,他就哇哇大哭,好像老师冤枉他似的,弄的老师无从下手。以上,只是王成龙最让老师们头疼的几个方面,除此之外,像不注意个人卫生,随地吐痰等只能算是小问题。 但是,他也并非一无是处,一他很聪明,二他成绩也不错。有一次数学老师反映,在数学课上一个题很难,别的同学都不会做,而他却能找出两种或三种做法,而且非常合理;而且有时候老师还没讲的课程,他只要稍一预习,就能学会。就他那种学习状态,在班里学习成绩还是中上游。 过程实施: 这样的孩子,我应该怎么对待他呢? 最初,我以为只要让他惧怕你,慑于教师的威严,问题就会解决。所以,对待他,我总是异常严格。在批评他的时候,不容许有一句辩解的语言;作业没完成,不上课也立刻让他补完;他课上不听课,和别的同学说话,我总是一句话:王成龙,别耽误其他人!一直认为这样的方法是奏效的,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了,王成龙仍旧我行我素,丝毫未曾改变。 那就算了吧!我有些气馁,实际是仍旧无奈。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将王成龙视为空气。即使他偶尔在上课时举手,即使他不经老师允许,主动站起来发表自己精彩的见解,我也无动于衷,不表扬、不批评、不给予任何评价。学期过半,我发现这种方法更为糟糕。他的考试成绩更差了,仅有的丁点积极性也消失了。怎么办呢?任你千方百计,他仍我行我素。 马上就初二了,王成龙也在成长着,个头几乎和老师一样高了,自尊心也强了,也敢和老师顶嘴了,看来,硬碰硬的方法是行不通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也反思,那么,对王成龙,如果给他更多的爱,尤其是能令他感受到的爱会怎样呢?一次班会课上,我问全班同学,咱们班最聪明的同学是谁?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喊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个。我大声说:“错!”他们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咱们班最聪明的同学是王成龙!”“啊?!”学生们更加困惑了,王成龙也愣住了。我说:“之所以说王成龙是最聪明的孩子,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虽然他上课不听课,不完成作业,但考试时他的成绩还是比较不错的;二、做数学练习时,比较难的题的问题,王成龙同学总是能够正确地解答出来;三、王成龙同学有自己的想法,能够把心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他的绘画,他的地理课。”同学们都心悦诚服地点点头。“但是,王成龙也有很多缺点,欺负同学,不讲卫生。虽然如此,但他还是我们班的一个成员,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够和他成为朋友,帮助他改正自己的缺点,他就会表现更优秀!你们对他有信心吗?” 虽然,王成龙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是从他惊讶的目光里,我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开始渐明事理,老师对他的肯定,将会是对他最大的鼓励。果然,在接下来的几堂课上,王成龙能够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听课,遇到问题,也能够积极举手。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的课下作业也能够基本完成,而且书写非常认真;课下,不会再欺负其它同学,还会主动接近老师,比如,见了老师能主动笑一笑,有时主动帮老师发作业…… 即便如此,王成龙还是会有反复,我仍旧会很严厉地批评他,但是,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呜呜放声大哭,或者捂着脑袋、双拳紧握。在他哭过之后,再跟他说说老师批评他的理由,他能够瞪着大眼睛听你说话,也能对老师的话表示理解。 这只是王成龙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不急于让他很快转变过来,因为那是不可能的,我只是希望他每天都会有一点点进步,那会是我最大的幸福。 三、案例反思 通过对王成龙的引导,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只有严厉才能管好学生?答案是否定的。作为教师,严格是必须具备的品质,“严师出高徒”是有道理的。但是,只有严格,是远远不够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冰心也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所以,严格的前提是爱,只有首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才能理解老师的严。 再想想我对王成龙,自己真的犯了错误!最初我对他的极度严厉,以及后来的放任自流,都是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更谈不上是对孩子的热爱与呵护。那次班会课上的讲话,才是一名教师正确的做法,因为那不仅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还有一种肯定与欣赏在里面。对孩子而言,他只有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与认可,才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才会将更优秀的自己呈现给老师。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老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对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打打闹闹,嘻嘻笑笑,也会影响老师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这样,良好的班风也无法形成。但是,老师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爱、体谅,表面上看,学生也会非常听话,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老师就会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厌学、逃学、退学等。 所以,老师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 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记住这样一位“天使”,正因为有了他,我才会有思索,有进步。可爱的孩子们,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努力用好“爱”与“严”的辩证法,为你们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