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期望效应对初中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8 21:15: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教师期望效应对初中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一、教师期望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知觉感受基础上产生的对学生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教师期望并不能使学生自动产生自我实现的愿望,只有当教师用行为表达出这种期望,并且学生知觉到教师的期望行为,教师期望效应才能产生。学生对教师行为的知觉可能并不代表教师的行为意图或实际表现,但最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却是学生的这种知觉。学生感知教师期望的线索包括教师不经意的谈话、鼓励与赞赏的频率、成绩单上的考评以及指定的任务等等。在本研究中的教师期望实质上是一种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

    教师期望效应是指由教师对其期望采取的相应行动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结果。教师期望效应又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其正效应是“教师真实的爱将导致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成长”。而负效应正好相反。研究者们根据教师期望对学生造成的实际影响不同,界定了两种教师期望类型,即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和维持性期望效应。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是指原先错误的期望会引起人们把这个错误期望变为现实的现象。该概念最初是由 Merton 在 1948 年提出,用来解释银行破产的虚假信息最终导致银行破产事实的出现。Rosenthal 在 1968 年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发表了著名的奥克学校的实验结果,这种基于诱导的期望实验属于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的研究。维持性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对学生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的期望,并且在学生的行为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依然按照自己已有的期望对待该生。它反映了教师力求维持学生以前的发展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变化和发展潜力,而人为地拉大了学生间的差异。很多自然研究都属于维持性期望效应。一般来说,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发生时作用更大,但维持性期望效应发生的频率更频繁些。教师之所会产生对学生的主观预测认知,原因很复杂,我认为教师期望效应对初中生学习成就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教师期望对学习能力感影响的原因.教师期望对学习能力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较之对学业成就动机及学业成绩的影响,后者更为显著。其原因何在呢? 教师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人的认知活动影响和改变他们的自我观念,从而影响学习能力感,即学习自信心。这种影响较之对学业成就动机及学业成绩的影响更为显著,原因在于:首先,学习能力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业成败经验、教师及同伴评价的影响。学成成败以及教师,同伴的不同评价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自我评价,这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及学习的动力,从而影响学业成绩。其次,学习能力感除受上述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受自身的能力、素质及自我认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力的影响表现在:能力水平不同,得到教师,同伴的评价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同,这会影响学习的自信心及动力水平,进而影响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认知的影响表现在: 在认知过程中,学生对学业成败的不同归因,会对其学习能力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学业成绩不良者由于缺乏信心,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而把成功归于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

    2、教师期望对学业成就动机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 教师期望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而对学业成就动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较之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成就动机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教育中习得的,在此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教育过程包含着师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他对学生所实施的影响,不仅包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影响,甚至比知识、技能的学习更为重要。同时,学习又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提高其自信心,才能提高其成就动机水平,增强学习动力,否则,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难以长期发生效用。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中,教师期望是最重要的。教师 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递着对学生的某种期望 ,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 信心、学习兴趣、对学习目标的选择以及知识价值观。但教师期望效应如何,最终取决于学生如何解释和对待之,以及学生是否把这种期望转化为对自己的期望,从而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从这一角度看,教师期望对学业成就动机的影响较之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

    3、教师期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原因。研究表明: 教师期望对学业成绩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教师期望值高的学生,会在一种被人器重的环境下学习,教师会为之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提问、纠正错误、提供难度较大的问题,获得更多的表扬等。在家庭中,这些学生受到父母更多的鼓励,因此自信心及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相反,期望值低的学生,则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环境之中,在这种环境中受到冷遇 ,丧失学习信心及兴趣 ,这种行为在教师低 期望行为的持续作用下得到强化 ,这种强化的结果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 逃避行为 ,如逃避、厌学、对教师不尊敬等 ,这必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 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上述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 能力感及学生成就动机实现的 ,而不是直接、自动实现的。

二、影响教师期望对初中生学习成就的因素

    教师期望效应对初中生学习成就的实现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学生和情境方面的影响。

    1、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性格、个人风格、控制感、教学观念等会影响教师期望。性格依赖的教师确定对学生的期望时易受别人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性格主动开朗的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期望学生;反应灵活的教师经常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其教师期望。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特征,因此他们对学生期望的内容、传递方式也不尽相同。Brophy 和 Good将教师划分为三种类型:前反应型教师、过度反应型教师、反应型教师。前反应型教师最有可能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望,他们对全班及个别学生都会设置一个清晰的目标,如果他们设置的目标实际合理,并且也具备了实现目标的能力,他们就会系统地向这些目标迈进。过度反应型教师则最有可能对学生持有消极的期望,他们多会根据学生以前的记录和第一印象形成固定、刻板的观念,他们更倾向于把学生作为一类而非个体来对待。反应型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期望一般较少,他们倾向于保持优等生和差生现有的差异,对学生的期望会根据新的反馈结果进行调整。教师越想控制学生,他们的期望越可能变成现实。对控制的高度强调可能反映了教师对期望实现的强烈愿望。另外,许多教师认为,他们对高期望学生的控制作用比对低期望者更大,认为高期望学生的好成绩是接受了高质量教学的结果,从而为高期望学生提供更多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还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其中学生观和教学观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学生观对教师期望有重要的影响,如何估价学生,这是教师设置自己对学生期望值的起点和依据。

    2、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生的测验结果、性格特征(包括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品德特征、交际特征、外貌与性别特征会影响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望的确在某些程度上会受到一些刻板化信息的影响,在年龄上,在小学低年级教师期望效应显著,而随着年级的增加,教师的期望效应不显著。这说明随着年龄(年级)的增加,学生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全面的评价系统,而不再如低年级学生那样过多地依赖教师期望来行动。无论是在课堂环境下还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教师的期望更多地是受到学生先前成绩的影响。在自然课堂环境下进行的研究一致发现,学生先前的等级评定、IQ、标准化测验成绩对教师期望形成的影响是其他影响因素的 3-5倍。课堂中的教师期望一般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教师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效应与学生成绩对教师期望的作用有联系。学生的“性格”“品德”也是决定教师期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以“伦理”为中心的国家,一直强调“德才兼备”,在教师期望方面,品德良好的学生极易引起教师的喜爱,并容易使教师对其产生高期望。是否班干部之所以成为影响教师期望的重要因素,可能与班干部的“品德和性格”有关。因为凡班干部,大多因表现好、受教师喜欢而“中选”。学生的外貌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教师对长相好的学生的期望优于长相差的。“外貌”之所以成为影响教师期望的因素之一,符合人的“心理需要”,因为它具有印象形成中的“晕轮效应”。有研究发现教师对外貌上更有吸引力的学生持更高的期望,但这种期望通常随着教师对学生熟悉度的增加而消失。家庭状况对教师期望的影响恐怕与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的分化有关。教师对中等阶层学生的期望要优于对低等阶层学生的期望。

三、形成积极教师期望效应的策略

“教师期望效应”广泛地运用到我们的在初中教学中,对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对初中学生学习成就可以以下几点入手:

    1、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信心。

    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丰富多样的,他们既受教师教学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教师的行为,激励评价具有传导功能。教师通过激励评价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后进生”以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创造机会让他们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其进步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当他们实在回答不上来,教师应耐心启发。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任何一个人总是被他喜爱的对象吸引,教师对学生的爱必然使教师趋向于学生,缩短师生在空间上的和心理上的差距,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皮格马利翁效应”还认为,教师的积极态度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教师对学生的好恶感总是以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这种信息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与他喜爱的、信任的老师相处,可以形成在学习上的良好心境,这种心境能够激发起积极的认知、意识等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在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以积极的期望为前提,及时、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使“皮格马利翁效应”作用于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朝既定的学习目标发展。

    3、期望应符合客观事实

每一个教师当然都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出类拔萃,然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智力水平,个性特点也不相同,学生之问难免存在差异。每届学生接班前,我对全班学生就已经作了详细的调查,对学生的状态和个性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思想准备,恰当给学生的期望值定位。对学生的期望值不宜较高,也不宜过低,对学生的期望必须符合客观,具体有别。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产生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积极期望,找出其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域,制定相应的期望目标,我们常说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合理的期望目标是这样一个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会使他们丧失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沙发
发表于 2017-11-28 21:19:01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板凳
发表于 2017-11-29 17:03:38 |只看该作者
同意。教师要有正确的,恰到好处的期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2-1 14:47 , Processed in 0.01654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