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工作案例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09:30: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PW5704376 于 2018-1-17 11:12 编辑

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梁村中心小学     濮梦惠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学生的发型、手指甲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 除了正常的课程工作要完成,更少不了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尽可能抓住一切值得教育的小事件和小典型,为我们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打好坚实的基础。下面就一个小小的个案来说说。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赵某,男,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开小差,偶尔不完成家庭作业,还说一些谎话应付老师。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每次值日生不是劳动委员三番五次催促就是逃离。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容易跟同学发生矛盾。同学们讨厌他的习惯、做法,甚至有点看不起他,但他经常流露出的不在乎的神情背后,有时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无奈。

家庭情况

经过家校联系得知:赵某的父母在外面做生意,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能力不高,再加上他们自身能力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责骂,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直摇头。

   二、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近一个来月的观察,我发现赵某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心理方面有些自暴自弃;劳动能力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家长的宠爱 、集体的排斥、教育方法的粗暴。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新接手的班主任,我不能放之任之,有责任采取一些措施,希望陈某能回归正轨。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我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还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建议家长订一、二份报刊、杂志,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

   其次,当我了解到他只是在人多的客厅做作业时,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 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发现他积极的因素,促进转化。

  我发现赵某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做错事敢于承认,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上课也会积极发言......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

   3、引导集体关注他,接纳他。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他的正确的交往能力的时候,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忍耐和爱护,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

   4、尊重和信任他,正确看待“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他来说,只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自暴自弃的心理。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

   5、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 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他在一定程度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他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发现他今天能主动参与劳动,于是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由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大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到学校,并给予鼓励。

   三、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吵着要什么了。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

   四、对个案研究的反思和收获

  赵某的特殊主要来自于他的家庭,家长的娇惯、放任、养成了他唯我独尊、蛮横无理的个性,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教师和同学对他的过错或者是出现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批评,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引起他对老师的敌意和不信任,给今后的思想带来更大的障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8-1-21 17:44:21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案例分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6-3 22:08 , Processed in 0.0238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