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许卫兵老师的讲座之后,对微型课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其实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把这些看似微小的问题做透做细,深入研究,其实就是微型课题。关于研究展开部分,许老师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讲解: 首先是往宽处行,其次是往深处挖,最后是往高处伸。 并且举出了具体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进行了讲解,使我对微型课题的研究有了明确的认识,也有信心今后也来试着做一个教育中的有心人,把那些看似平常的小事研究明白,探查清楚。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自己以前对微型课程的了解还不是那么深刻,但是听了徐老师的讲座之后,茅塞顿开,我感觉到只要做个有心人,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无论是教学、管理、师生、生生、家校……各个方面其实都是可以作为微型课题的的研究内容。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从风沙、麦浪、波纹里看见了风的姿态”其实千变万化的教育世界中蕴藏着无数可以生成微课题的“飞沙、麦浪、波纹”:一次课堂的尴尬,某个遭遇的困惑,一场失败的经历,都可以发现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转瞬即逝的环节,一句无意有心的话语,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一幕淡而有味的情景,都可以牵出有价值的微型课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准确地关注这些适宜生成问题的某一个细节处,能不能把握住这些生成微课题的某一个“沸点”,我们是否有善识的慧眼和善感的慧心。 听了许老师的讲座之后,我觉得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做好小课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去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认真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继续发现,继续研究,这样坚持下去,我们也同样能够把自己的小课题做大,做深,做实。 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是要更多的学习研究,正像许老师讲的那样,把理念落实到行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