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学生的一项脑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任何人的任何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自学。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大量阅读实践才能获得,所以,阅读教学就是要以学生都额自学为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
一、交给学生预习方法,掌握自学的规律
良好的预习习惯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是从老师讲课开始的,而是从预习开始的。
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要上一两节预习指导课,着重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查找与本课有关的教学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通过工具书掌握生字词,要边读、边想、边记,力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正确的利用工具书,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关键作用,要特别重视学生对工具书的运用。凡是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理解的生字、词语,我没有当中公布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查字典,自己解决。久而久之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学的习惯,而且掌握了自学规律,提高了自学能力。(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四)根据课后问题,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含义深刻不易理解的句子。(五)学会自我质疑:1.依据课题提出问题;2.依据人物的言行提出问题;3.依据重点段、重点词语提出问题。
二、课文精心导读,提高自学效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积极的指导。导的好自主作用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发展的效率才会最高。
1.导“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强大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从而激发理解课文意思的兴趣。
2.导“法”。学法指导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领悟学法,循法自学。如领会文章主题的练习,不但要告诉学生归纳主题思想的方法,如抓住主要事件,联系课文题目,抓住中心句段,抓住故事的寓意,联系社会背景等,还要告诉学生领会文章主题思想的一般规律:写人的文章一般是歌颂人物的高贵品质,写景的文章一般是抒发作者的感情,状物的文章一般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等。
3.导“思”、“思”级思维。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疑问,让学生去思考。例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笔者做了这样一个设计:课文第8自然段写了家乡的柳河,是那样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让人顿时回想起江南水乡的风光,这一段的景色描写显然与课文中高原之柳的深沉苍郁、生命顽强的整体风格是不一致的,是不是破坏了课文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一点展开讨论,讨论中,学生逐渐明白了对比反衬的重要重要,明白了作者写家乡之柳是衬托高原之柳品质的精妙之笔。教师要善于在关键处设问,于无疑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导“读”。要指导学生读,就要教给朗读的方法。朗读一篇文章可以从速度、感情、语调去考虑。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录音。范读等形式,培养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出味道。
三、训练默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
小学阅读教学的关键要以读书为本。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进入高一级形式——默读。默读,被人称为“直接阅读”,他是朗读的简化、深化,具有速度快、理解深、运用广的特点,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把发展学会默读的能力,看作阅读的基本目标,在进行默读训练时,首先要在原有的默读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默读速度,学会看的快、想的快。看的快,是从一眼看一个字、一个词变为看一句或几句:想的快,指脑子跟着眼睛的扫描迅速思考,弄清看到的文字说的是什么。具体可抓住两个环节:(一)眼脑并用。讲读课文时,要提出明确要求,给学生一种阅读的导向,使他们顺着问题,有目的的去读,激起通过默读解决问题的愿望。例如《荷花》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我就提出: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一朵荷花?他怎么会有这种感觉的?并配上满池荷花的图片让学生领会。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联系场景,在读中思考,很快就体会其中的奥秘了。(二)手脑并用。阅读课中,默读是经常性的手段,如果同时辅之以手的点画操作技能,便会使默读效果更好。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便是这个道理。
四、教给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曾有语言学家这样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经,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为了提高学生的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1.抓特点。《东方之珠》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描写了三个场景,各个场景的写作方法大致相同,都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描写的,根据课文特点,立足与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以一个段落为例,让学生触类旁通,自学其他段落。2.注重点。《狼和鹿》是一篇关于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文章。文章通过记叙凯巴伯森林里人们不傻狼保护了鹿,而森林却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来阐述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在讲读时,教师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1)找出凯巴伯森林前后发生变化的句子‘(2)理解其重点句的含义;(3)理解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以先以鹿为例,找出鹿在狼没有被捕杀前是什么样子,被捕杀后又是什么样的,进行对比。然后在自学其他事物的对比,自己归纳,悟出道理。最后总结:这类通过对事物的描写,阐明道理的文章,应放在对全文的思路掌握上及对重点段落的句子的把握上。慢慢的,学生就懂得了从懂得了从通读全文入手,根据不同的文章的特点找出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熟读静思的学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