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仲广群《“助学课堂”的意蕴》视频体会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1 21:51: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仲广群的助学课堂:给教学以生长的力量。
      仲广群是小学数学“助学课堂”的创建人。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专著《讲述:在思考中成长》,出版专著《数学生态课堂的意蕴》等。是著名的教学改革专家。
      他的“助学课堂”所展示的新理念、新方法受到了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同和广泛好评。广大中小学教师听了他的讲座都感到振聋发聩、收获满满。
      他的“助学课堂”究竟新在哪里呢?它和传统课堂究竟有何区别?它能解决数学教学中哪些久攻不下的难题,又如何进行操作等呢?现在,就让我们说说它的独特魅力和实践价值吧。   
      所谓“助学课堂”,仲先生讲得很清楚: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又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作为理念,意在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的作用在于帮助、促进与催生这一行为的发生。作为方式,“助学课堂”强调“三助”:一是自助,倡导先学后教,在助学单的引领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互助,设置合宜的任务驱动情景,让学生充分展示预习的成果,通过提问、补充、质疑、辩论等形式,使得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多种互助学习形式得以互配实施;三是师助,老师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式的授课方法,以学定教,在正确诊断学情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合理用力,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并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在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上下功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助学课堂”的核心是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从知识为基础的价值取向,转变成以人为的发展为基础的价值取向,改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顺从、依附的地位,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给教学以生长的力量,让发展学生成为我们触手可及的教育境界。
      仲先生在他的“实验”中积累了许多案例加以说明,应该说真是生动有趣,劳苦功高,其中不乏创意,着实让人佩服。
      不过有点小小疑问总让我很感困惑:如果他的这些努力和丰富成果,放在他的所谓“传统教育”中就不被允许吗?1.在从前的“课堂”中,教师让学生们回答预先布置(设计)的有序问题……学生们都是经过思考、查阅而认真准备了的,这样的过程难道就不是“自助”吗?2.学生们在课堂讨论中通过互相“补充、质疑、辩论等形式”,达到共同提高,这不也是“互助”吗?3.所有这些,前前后后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不就是确确凿凿“师助”吗?……所以,让学生“先学”而让老师“后教”——并且冠名为“师助”似乎很有淡化教师主导作用之嫌。唉,喜欢弄些新口号新名词之类,似乎并不是真正的好学风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17 22:34 , Processed in 1.19946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