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级民主管理的几点做法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7:17: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班级民主管理几点做法

我带的班级由五十多名学生组成,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思想道德的形成存在着个性差异,要将整个班级管理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少人说班主任难当,学生难于管理,究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一下谈谈我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点做法:

一、民主选拔班干部

我的班级中班委不是由我任命,而是通过民主程序选拔班干部,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大胆的班干部队伍。采取所有学生参与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然后,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长张瑞玲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工作,全部由班干部各负其责,负责管理,班主任做好导演的角色即可。

二、民主制定班规班约

校规校纪是学校为管理学生制定的制度,原则性较强,带有强制性,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往往带有反感情绪。我引导班委会及全体学生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学校的制度制定本班的班规班约,并由全体学生表决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班规班约操作性强,贴近班级实际,学生愿意接受,从而变学校强制执行为班内自觉遵守,既很好地执行了学校制度,又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们学校,要求学生佩戴红领巾,每天由大队部排出的“小卫士”值周,监督检查红领巾的佩戴情况,违反者从班级的总分中扣除。看似一件小事,做起来却很难。有的说忘了,有的说丢了……我把这及其头疼的事在班上讨论,学生一致达成协议:谁忘了一次,买一块红领巾给班集体。学生自己定下的规矩,自己很乐意的做到了。

三、设立民主自治小组

班级除班委会负责日常事务外,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自治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职责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四、民主评价学生

通过民主的班级管理,会逐步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班级评价学生由重学习成绩为重学生综合素质。在评价每一名学生时,要组织所有学生参与,从多方面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让被评价学生有“炫耀”之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发挥了全班学生的民主监督作用,督促每一名学生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班主任只有积极转换自己的角色,将代劳的部分还给学生,淡化“管理者”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才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实现整个班级的不断完善,推动班级工作上台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31 05:34 , Processed in 0.01650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