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把握后进生的心理状态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8:35: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多数“后进生”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障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常常是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给他们补课、辅导,结果这些学生却进步甚微。究其原因,在诸多因素中,“后进生”的心理障碍未得到及时疏导、化解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戒备心理性障碍、自卑心理障碍、逆反性心理障碍等。要排除这些心理障碍,教师首先应找出学生的心理症结所在,分析其产生的缘由,逐步疏导。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奉献真诚爱心,优化师生关系,排除戒备心理
  一般而言,“后进生”较调皮捣蛋,常违反纪律,学习成绩低下,经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容易被认定为坏学生。这些学生有时即使做了一些好事,客观上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肯定,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觉得老师、同学不相信自己,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用。由于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对教师的谈话、同学的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继而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事”的戒备心理。
  如何才能让“后进生”消除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教师要做到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才会向你打开心扉。例如去年被我成功转化的学生苏晓明,他原来纪律性很差,为人十分情绪化,成绩又极低下,是我校出了名的“坏”学生。我刚接手当他的班主任时,多次找他谈话,但他总是保持沉默,对我的询问不置可否,难以沟通。后来我多种途径了解到他非常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是一个十足的电脑迷,并喜欢张扬自己。我便以此为切入点,主动找他探讨一些电脑知识,并同他切磋“技艺”。经过几天接触,他感觉到自己的电脑知识明显不如我,于是变得乖且“好学”,渐渐对我放松戒备,乐意与我交流。我抓住时机,对他存在的问题耐心进行分析,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他指明努力的方向。经过长时间的关怀教导,苏晓明同学慢慢拆除了心理上与周围的人之间那堵无形的“墙”,开始与大家融洽相处。我趁热打铁,在生活上倍加关心他,学习上安排同学帮助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苏晓明同学终于变成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学生。
  实践证明:爱是最好的溶化剂,教师唯有奉献爱心才能暖化“后进生”的心灵,他们才能与老师在情感上融洽起来,“亲其师,信其道”。
  二、创设表现机会,满足心理需求,排除自卑心理
  “后进生”常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里抬不起头来,较易形成自卑心理。常表现为:沉默寡言,意志消沉,对什么事都缺乏信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要排除“后进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针对“后进生”的不同个性特长,为学生创设展示特长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我班苏旭辉同学,曾经自律守纪差,学习成绩差,经常遭到冷遇,产生“生来不如人,学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我多次找他谈话,引导他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在交谈过程中,我发觉他说话很有条理性,从谈话中我还得知他经常给邻居的孩子讲故事并且讲得很好。于是我利用周会课组织了一次讲故事比赛,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演讲很生动,获得了第一名,得到我和同学们的称赞,使他大受鼓舞。经过我的认真指导,在不久以后学校举办的讲故事比赛中,他又勇夺第一名,令大家刮目相看。自此,他做事少了一些自卑,多了几分自信,学习的积极性也由此提了上来,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由上可见,“后进生”如果能多尝到成功的快乐,并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肯定评价,那么他们的自卑感就会逐步消除,并且变得越来越自信。
  三、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排除逆反心理
  教师对“后进生”或靠权威压服,或靠体罚、变相体罚,都会引发他们反权威、反说教的逆反心理。表现为: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老师要求做的他偏偏不做,老师要求不做的,他反而积极地做。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不合理的教育密切相关。因此,要排除“后进生”的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能,不能一味讲究师道尊严,摆架子,而应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尽力做到“良药不苦口”。
  班里的苏小强就是逆反心理较重的一位同学。他是独生子,由于父母比较溺爱,在家里成了“小皇帝”。凡事必须顺他的意,不然就闹情绪,与家人唱反调,久而久之在他的心里形成了一种自负型逆反心理倾向。有位科任老师由于不了解小强的个性,平时对他的一些错误缺乏耐心教育,只简单批评了事,甚至有一次并不是他的错,但却因为老师的印象主义而受到了批评,这使他对这位老师愈加不满。以后常在他的课堂上捣乱,弄得老师十分恼火,同学们也因此都十分讨厌他。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尽力寻找最佳的教育时机找他谈话,在谈话中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沟通方式,掌握分寸,做到既要教育他又不让他产生反感。同时教育同学不要歧视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经常家访,密切家校联系。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终于慢慢地化解了小强的逆反心理。
  总之,要消除“后进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注意讲究教育的“艺术”与“技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我们要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转化“后进生”,就必须针对“后进生”不同的教育个体,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这是促进他们转化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2-2-16 08:57:57 |只看该作者
努力转化后进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板凳
发表于 2012-2-16 15:09:20 |只看该作者
对啊,后进生更值得关注,更能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21 20:41 , Processed in 0.02485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