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备考---哲学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54: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2.理解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提示】
(1)“两个方面”不是任意的两个方面,而是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2)“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拓展】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和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1)第一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其实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
(2)第二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还包括人们语言表述上的矛盾(如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中所寓),这是逻辑矛盾。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而逻辑矛盾是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        3. 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同一性(统一性)        斗争性(对立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表现        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特点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
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联系实际】
第一种情形如“谦受益,满招损”。
第二种情形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        4. 理解矛盾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方法,反对 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一点论)。
【提示】
(1)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都构成矛盾的双方。
(2)矛盾不仅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是事物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矛盾,通过改变矛盾的条件来改变矛盾的状态甚至解决矛盾。
(3)两点论的“两点”不能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就”与“不足”。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解决矛盾不是说消灭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具体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
【联系实际】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承认矛盾并勇于解决矛盾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 ——兼顾矛盾双方
    “和而不同”的外交战略思想 ——兼顾对立和统一
【高考题-辨析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就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和消灭矛盾。
③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的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会适得其反。

        5.理解特殊性及其指导意义。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6.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提示】
(1)“寓于”、“包含”、“表现”的使用不要混淆。
(2)不能说“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能理解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所谓“历史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实际相结合。

        7.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①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②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区别        含义        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从属地位
        作用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联系        (1)相互影响。主要矛盾由于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虽然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主要指两种情况:①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上解决了;②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情况,特别是条件发生了变化,其它矛盾可能更为突出,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        8.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对比上占优势;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时,事物就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由这一事物变成另一事物。
方法论: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各班主任老师今天放学时告知学生回家先理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12-2-18 23:31:59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22 07:05 , Processed in 0.01678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