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之根本——文化传承(2)(本人原创请勿转载)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09:03: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语文教学方法:诵读经典

今天主流教育理论,都以认知为基础,按照认知理论设计课程,所谓“由浅入深”,结果荒废了儿童的很多能力。人类的知识,有一些是必须通过逻辑思维来学习的,有一些是不需要逻辑思维的。人类对这两种知识的认识过程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需要逻辑思维的知识,如:数学、自然、物理学、化学等,是完全符合认知心理学理论的,需要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设计课程。而对于另外一些知识,如艺术修养,道德情操,这些不是认知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围,不能按照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设计课程。

前者与后者在教学方法上需要不同,在教学时间上也必须不同。需要逻辑思维的科目,必须等儿童逻辑思维发展到相应程度时才可以教。如果达不到,怎么教也教不会。因此,班级里总有部分孩子“后进”,不是他比别人笨,理解力差,而是思维发展未及使然,以成人的思维反复讲解给儿童就可以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吗?我看未必。相反,倒是典型的揠苗助长,徒增烦恼,事倍功半。

不要逻辑思维的科目,则越早教育效果越好。语文教育即是这一教育的基础。古人的启蒙教育是读经教育,就是诵读经典,再无其它。读经范围并非只有几本古书,其实很广,音乐要读经,美术要读经,文学要读经,外语也要读经,思想道德更要读经了。音乐的读经就是给儿童听最好的音乐,美术的读经就是给儿童看最好的艺术品,文学的读经就是给儿童诵读最经典的文章,外语读经就是给儿童诵读外语中最优秀的著作,思想道德读经就是用最高的道德标准熏陶儿童。因为这些科目是靠人的感觉和领悟来学习的,而不是逻辑思维,所以主要的教育方式是熏陶。维也纳没有不懂音乐的人,是人种的遗传吗?不是,只是因为维也纳的儿童是在音乐声中长大的。这就是熏陶。曾经中国也是艺术之国,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标准是琴棋书画,除了棋是逻辑思维以外,另外三者都是艺术。我们的身体里其实都存在祖先的艺术基因,可是我们用了发展心理学理论设计课程后,艺术就不见了。

其实艺术与科学是不冲突的。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也酷爱小提琴,他的小提琴水平绝对不亚于专业琴手。很多科学家都像爱因斯坦一样,有着高度的艺术才能,也有很多科学家的灵感来源于艺术。有很多人抱着偏激的态度,以为学了科学就不能学艺术,学了艺术就不能学科学。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今天的教育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理科好的人文科偏差,文科好的人理科偏差。其中的原因是艺术没按照艺术的方法教,科学没按照科学的方法教。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并不是人的学习能力本身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读经教育是枯燥死板的记忆教育,儿童不会有快乐的。这种观点首先没有了解读经教育的方法,其次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读经教育的重点在于读。为什么不叫背经,而叫诵读经典呢?就是通过反复的诵读,自然地把文章记忆在头脑里,真正的烂熟于心。真正死板的记忆是默记。默记就是不出声,看一个句子,然后合上书,在脑袋里默默地过几遍。这种记忆是浅表记忆,是最容易遗忘的记忆方式。诵读时,调动人的眼睛,嘴巴,耳朵等多种神经机能,经过若干次重复,既包含听觉记忆,又包括视觉记忆,是一种最符合儿童阶段记忆特点的记忆方式,是一种最深刻的复合记忆。儿童经过反复诵读,将最有价值的资料储存进入大脑深层记忆层,即日本的七田真所研究发现的“海马层”,基本上可以达到终身不忘。

儿童的本性善于模仿和记忆,而拙于理解,因此为其学习带来了可能。大人读书的时候,儿童就感兴趣,他们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读,也学着大人的样子跟着读。大人说“小朋友,跟我读”,他们就非常高兴地跟着读。这种兴趣是大人们所没有的。儿童在跟大人读经的时候,他们对内容是否理解并不感兴趣,模仿得像,读几遍就能记住就很高兴,这时大人再加之以鼓励,儿童就更加高兴。

读经的孩子,每天的任务非常单纯,一件事:读,既而背。每天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完成背书的任务就行了,没有考试以及由于考试带来的烦恼和自卑,尽量缩小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看谁用功,看谁背得快,这种“竞赛”鼓励的不是“聪明”,而是老实和勤奋,因为不管你记忆力好还是坏,你都必须完成相同的读书遍数,而儿童的这方面能力又是超强的,绝对不会勉为其难的,真正是努力就可以做到,激发了儿童们的好胜心和上进心,扶正了他们的心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儿童从读书中找到了乐趣,开始有了求知欲。因此,这种大人看起来非常单调、枯燥的生活,在他们看来却乐在其中。

孔子的孙子子思传承了儒学精要,写了一篇〈大学〉,里边讲道:“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意思就是,对于儿童来说,纷乱的所谓求新,求变,除了让儿童惶惶终日或是增长傲慢之心以外,更可怕的是除去了儿童天生的对学问的诚敬之心,而没有诚敬之心,又何谈“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因此,儿童的单纯诚敬之心,一定要善加保护,不能再本末倒置了。四、语文教学的用:作文在作文教育上,高呼“让学生贴近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给他们读具有高度思想深度的书籍,之后学生才能体会世间人情,“人情练达皆文章”,文章自然而成。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眼睛看见了,耳朵听见了,这些器官是不会思考的。现在的学生写文章确实不联系实际,都是小明,小红的事,没有一点自己的事情。于是就以为学生不会贴近生活,其实,是学生思想没有深度,不会凝练生活,写不出文章,只好东拼西凑,套话连篇,于是作文几乎千篇一律。蒙台梭利对当时西方的作文教育总结了一段话:教师竭力用“写作”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这意味着孩子不得不凭空杜撰。一贫如洗却又不得不奉迎。这段话形容得十分贴切。她虽然没有得出正确的作文教育方法,但它对作文教育的问题却看得十分透彻。可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明所以,还高呼“作文要贴近生活”“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这些都是抓不着重点的口号。

但是这样一个错误理论,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即:不重视学生思想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教育都在做什么呢?讲作文的格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立题、破题又点题的。曾经我们是反对八股文的。八股文就是太注重强调文章的格式了。中国的文人曾经花了大量的力气去反对这种格式作文。可是结果怎么样呢?没有了八股文,却有了三股的议论文,有了六股的记叙文。这就是新文化的进步吗?

为什么作文一定要格式呢?屈原的文章是没有格式的,庄子的文章也没有格式,司马相如、班固、刘勰的文章都没有格式。韩愈、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就是要打破文章的格式。鲁迅、胡适、矛盾、朱自清的文章都是没有格式的。这些会写作文的人,心中有的是学问,而不是格式。有了学问,格式可以随意的创造。没有学问,多么严格的格式也套不出好文章。古代的小学教育,不让学生轻易的下笔写作文。先要让学生诵经,诵读了好多经典,把这些经典都融会于心之后,才可以写作文。

赵元任回忆说:照老规矩,总是很迟才起头儿写作文。因为作文就得作文章,不比现在小学里可以说什么就写什么。不是第一天认字叫“开蒙”吗?那么第一天写文章叫“开笔”。开笔是一件大事,因为我记得我各个开笔的时候,大家都叫了好几天的“成官开笔拉!成官开笔拉!”比说开蒙还说的热闹。

前面说过,古人教育中,都是先让孩子背诵一大堆重要的经典之作,很晚才开笔写文章。因为当时的教师特别重视学生的积累。没有那些经典的语言积累和思想积累,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所以赵元任说了这样一句话:有句成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能吟。”我给它改几个字儿 “熟读经书十三部,不通文章也会通”。

古代的启蒙教育必须让儿童诵读完儒家的十三部经典,程度好的连《老子》《庄子》《离骚》《唐诗》《宋词》也都诵读完毕。这些书全部都得背下来。有了这几百万字的记忆量就自然会写作文了。所以叫“不通文章也会通”。这就是古人教作文的诀窍。今天的学生,小学六年,只读了那十二本肤浅的语文课本。即使这几篇粗浅的白话课文全背下来,能有多少学问呢?能有多少词汇呢?所以别怪学生写不出文章来,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古人有个习惯,登泰山时候,有感而发,题诗一首,以千古流芳。今人保留了古人的这个习惯,也想千古流芳。可是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一句值得庆贺的词汇,最后刻下很难看的几个字“某到此一游”。被管理员以乱写乱画的罪名,罚款50块。同样是一种生活,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差别那么悬殊呢?原因就是“学问”二字。

如果懂得了上面的道理,作文的教学方法自然能总结出来。作文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只要给儿童足够的心灵,他们就会写作文。没有心灵,无论怎么教,作文都写不好。读经是最好的充实儿童心灵的方式,所以只要带着儿童读经就够了。儿童读了足够的经典以后,他们自己就能写作文,而且功底深厚,文章深刻富有内涵。

陆象山说:论语句句是自然,孟子句句是真实。想来,做人、教学,岂不也只是个真实自然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5-1-5 08:10:40 |只看该作者
读经是最好的充实儿童心灵的方式,所以只要带着儿童读经就够了。儿童读了足够的经典以后,他们自己就能写作文,而且功底深厚,文章深刻富有内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5-1-5 09:47:04 |只看该作者
以读带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5 18:45 , Processed in 0.02231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