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丁榕老师视频报告有感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20:30: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近有幸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的报告。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丁老师虽然她的嗓音有些沙哑,但是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

   “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这些抽象且生硬的概念在老师的口中就是一段一段岁月的故事。那刻骨铭心的感怀,流淌在会场中,惹得我们时而欢笑、时而唏嘘、时而默默无语。其实,打动我们的正是老师纯正的教育理念与理想!

丁老师就如何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总结为“五步曲”:择业、创业、乐业、敬业和爱业。(一)择业。丁老师告诉我们:找准位置,做最合适的你。无论是你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教师职业选择了你,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也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既然无法改变,就要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改变的。他的外公曾告诉她,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树;做不了大树,就做路边的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你。。

(二)创业-苦中有乐。“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指出对学生不能实话是说,要做到施展优势,掩盖弱势。丁老师说,那个年代最不好听的“帽子”就是“流氓”和“小偷”。校长告戒她决不能培养出国家的罪犯。那是丁老师刚刚工作时,丁老师说了这么一个案例:在一次课堂上,当丁老师背过去身去写字时,班上有一名学生吹了一声口哨,如果是我,我会立马转过身来非常生气地追问是谁吹的,然后把他训斥一顿,而丁老师却是这样处理的,她微笑着转过身对学生说:“刚才你们都听见有人吹口哨了吧,可这位同学是在老师背过去写字时吹的,这说明他是有自尊心的,并且也知道错了,那我们就给他一次承认错误的机会,老师还是背过去,咱们同学都趴下,做的同学你把手举起来承认错误,然后放下。”就这样过了一会老师转过来让同学们抬起头来说,做的同学已经承认错误了我们就原谅他一次吧,然后继续上课。这样就解决了这件事。这件事的解决不仅给犯错误的同学一次机会,同时也给老师留有空间,丁老师就巧妙地抓住了学生心理把人和事结合起来。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做人特别是做老师要宽容,遇到挫折不要去找学生不好或难管等等理由,应该多去想想办法。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遇到学生犯错时,对学生的说教缺乏耐心,说不上几句火就上来了,结果自己生了一肚子的气,事情还没解决得了,学生也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多想想办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向丁老师学习。

幸福并不是结尾,福在过程中,在创业过程中我们要把哭当作乐。

(三)乐业-乐中施爱。丁老师谈到施爱,尽自己的能力让学生高兴。怎样让学生高兴?必须做好六种角色:(1)传授知识做老师,诲人不倦。(2)关心疾苦做父母,无微不至。(3)一起生活做姐妹,亲密无间。因学生在老师面前一轮老师胖,老师要求学生写检讨,结果学生受不了,从窗户上跳下来而瘫痪,因此,作为老师,应有度,不跟学生计较。其次,丁老师谈到,要用“严、情、爱”相结合来对待学生,做到严之有力、有情、有法。(4)做朋友,交流思想做朋友,心心相印。(5)做心理咨询师,走进学生心灵。(6)对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象医生,治病救人。丁老师强调我们很多老师,将自己混同于学生,认为学生根本不爱我们,我们凭什么爱他们?可是我们老师在学生面前,永远记住我们是老师,即使学生不爱你,你也要爱学生。因为我们是教育者,我们要教育他们。

(四)敬业-爱中得福。丁老师认为现在评价老师敬业的标准是看是否是一位创造性的老师。老师每天第一到班,最后一个离开,手中拿一小本本记这记那,这只能说是勤勤恳恳,而不是敬业。敬业的教师要做到学习教育理论、积累经验资料、探索教育规律。给我深刻的二句话。第一:“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也不要重复自己走过的路,别人走的路要变成自己的。让学生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只有这样才能苦中有乐,乐中施爱,爱中得福。”第二句:“吃饭是为了生存,学习也是为了生存,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但是都是为有准备的人,只要你有准备不怕没有机会,就怕你有机会但是没准备。我58本手记,我们的财富就是积累”

(五)爱业。 “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爱着的是别人的孩子,老师的爱要比妈妈的博大。” 丁老师告诉我们:给我深刻的一句话: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对学生要有宽容心,宽容比惩罚更有说服力。我们给学生判分,学生每天都在给我们打分。在学生心目中,我们值多少分?丁老师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老师认为有意义的事,学生根本不感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她做了一项调查,了解学生们到底需要什么。结果发现,老师需要的,并不都是学生们所需要的。 她坐在桌前画起了表格,把学生的需要进行了深层次剖析。从需要内容分类到教育过程分析,使她和学生看到了希望。在之后的工作中,她结合学生的需要,把许多以往老师要求学生做的事,转化为令学生感兴趣的事,把“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这是一个内化的转变过程,为此,丁榕花了许多的心思,也画了无数的表格;她设计新颖的班会,疏导学生的心结;她用书信与学生交流,变“说教”为“聆听”…… 丁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她自己的亲生儿子7岁那年被电线杆压死了。她是为了别人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骨肉的。她难过,但并没有被不幸所击倒,而是用自己真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更多孩子的爱。

从丁老师的讲座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和谐班集体的形成,需要教师用爱、用方法、用真情影响学生,采取民主管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条件请学生参加,让学生真正把自己当作班集体这一家庭中心不可少的一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16 06:16 , Processed in 0.02938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