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家庭中应加强对孩子的心里健康教育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22:34: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家庭中应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商河县实验小学 贾君玲

    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遍的心理,但有许多家长思想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体现在家庭教育方法上,物质刺激或者简单粗暴的多,耐心细致的关心、培养孩子的道德、品格的少。因此,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同盟军,是我们德育的重中之重。
    专家指出,家长过高的期望带给孩子的伤害是儿童受到伤害的重要方面;而过度的呵护、关心、干涉也会给孩子带来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我给他吃的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我认为:孩子需要爱,这种爱使孩子有安全感和价值感,但关键是让孩子知道因何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其次,给孩子关心和爱需要规则,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的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期待的事情,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可以建立孩子自由成长的顺序感。同时,儿童成长过程中还需要激励和责任,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持续地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发展。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和责任感。
    同样,过多地指责、虐待、漠视等行为更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大人们总是相信批评会使孩子上进,多提醒会使孩子明白,甚至有的家长动辄打骂子女,在这种高压教育下,孩子通常属于弱势,这不仅使他们感到厌烦,以至于有的孩子以暴抗暴,因此造成很大的隔阂。我附近有一个叫白帆的孩子,父母要求过高,常常指责他做的不够好,又一次竟动手打了白帆耳光,此后,挨打成为家常便饭,白帆也开始逃学、迟到、旷课、撒谎、上网……任父母想尽了办法,几经转学,也无济于事。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对孩子要进行赏识教育”的文章,启发了白帆的父母。通过赏识教育,笑容重新回到了白帆脸上,开始画画了,生活也逐渐充满了色彩。我想:所有的教育都应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而不应该老是苛求孩子超前发展。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生存危机感、争强好胜心强加于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包括在生活上,在行为上,可以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对孩子的教育要充满爱心,巧妙的将理智和情感融合在一起,懂得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持有自己的价值观。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虽然学校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氛围,但其家庭强狂形态各异,一些父母不注意生活细节,陋习很多,使孩子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产生问题。
现在,假期亲子游是许多家长的重要安排,而一些家长在旅游时的不良表现,不仅达不到旅游教育的目的,却对孩子的优良品格的形成造成阴影。去年,我带孩子参加本县组织的济南各名胜参观,出发前,又换人员再三告知,为维护车厢内整体环境,请不要乱扔果皮,并讲了乱扔东西的危害及司机打扫卫生不容易。但个别家长扔我行我素,在其他家长的抗一下,有位家长打开车窗,将吃剩的小食品包装袋扔在车外公路上。由于行车时间较长,游客中的一位“瘾君子”不顾规定,开始吸烟,刺激得周围几位游客咳嗽,在这位“瘾君子”准备点起第三支烟时,其女儿喊道:“爸爸,别抽了,我受不了了”。他才作罢。
    在其他场合,也经常看到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买票时,加塞是常见的,在某动物园,有位家长因逃票呗管理人员发现后,遣出动物园。
    出门旅游,目的是让孩子认识美,提高审美能力,家长应该把美的健康向上的意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物鉴别美、丑、善、恶。这样的品格才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孩子品格的形成,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是方方面面的。作为家长,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有可能造成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其实,物质上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关心却是无可替代的。现在,望子成龙,父母为子女聘请各科家教辅导学业已不足为奇。可一些中、小学家长竟想把孩子全托到老师家生活,虽然这些家长希望孩子“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先学到知识,但由此是去的更多的东西,却是与父母初衷背道而驰的。
    王女士及其爱人为了让女儿接受到优质教育,动足脑筋,先托关系把孩子户口迁到朋友家, 然后进入一所知名学校读书,几经辗转把孩子全托到数学老师家,每周末回家一次,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接受系统、严格的科学辅导,生活和学习都有保障。
    “全托式”家教使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家长与老师双方的赌注,这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人格的发展。家教真的能代替家庭教育吗?
    无独有偶,做餐馆生意的李先生夫妇俩,就是由于无暇照顾自己的儿子,让孩子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可是最近来电话说孩子总是迟到、旷课,有时夜不归宿,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听到此消息,夫妇俩就想办法将孩子全托到班主任周老师家,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有所提高了,但性格似乎越来越孤僻、自私,和同学、老师都有敌对情绪。
    是怨孩子变“坏”,还是怨父母疏忽?在孩子的心理,父母把自己托给别人照管,会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毕竟家教只能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种补充,“全托式”家教会导致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减少,而一个孩子的健康性格、道德观、亲情观的形成单靠老师是不够的。
    我们发现,孩子的生活品质对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影响很大,而生活素养与品质和父母的教化关系最大。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奉劝每一位关心孩子的父母,努力营造最好的氛围,让家庭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18 13:34 , Processed in 0.0177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