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教育的田野上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09:07: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教育的田野上

“只有无私奉献的人,才能在奉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中“燃烧”自己。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这一历史重任,身为党员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更应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爱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无私奉献的人,才能在奉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中“燃烧”自己。“这是我此时最想说的话。

一晃眼,登上讲坛快八个年头了,站在二十九岁的门槛前,回望自己走过来的路,“在教育的田野上”这个句子好像提前约好似的蹦上了。是啊,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与农民劳动何其相似!播种、浇灌、除草、施肥、收割,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确是辛苦而劳累。但每逢此时,我都会把自己想象成勤劳细心的农民,学着像一个农民那样于一天劳作后自然的打量和盘问:我今天做过揠苗助长的事吗?我荒疏过一片农田的管理吗?我曾经在酣畅耕作之余,小憩田头,深情谛听过庄稼抽穗拔高的声响,凝视过喝的饱饱的棵棵庄稼,与他们一起尽情的欢笑。如此一来,我那个心竟会一次次平静下来。当这种职业的反思和认同形成了自觉习惯后,眼前演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教育天地,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每一个寻常的日子,生长出一个个普普通通而又温暖人心的故事。那么,就以一个“耕耘者“的角色来梳理那些曾经的过往吧。

我来自风景秀丽的历城区,有一所环境优美的学校——济南市历城第三中学。是这所学校里一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伟人的雄姿,没有英雄的伟岸,也没有明星的璀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可同事们会经常盘点我的教学生活:03年工作至今,七年中获得国家级表彰四次,省级表彰十次,市级表彰十五次,区级表彰二十五次……。没有什么法宝,初登讲坛,完全是凭着感觉走,只是在摸索中执着坚定的走下来,并永远相信未来的曙光。

有时间我会经常做这样一个算术式:2×55=110,2的单位是(班),55的单位是(人/班),110的单位则是(人)。当了7年的班主任,从初一到初三,三年一个轮回,已经送走了3届毕业生。如果生活的轨迹继续这样运行,她还可以再送走10届毕业生。这样一算,我顿时觉得自己的生命放大了110倍,延长了110倍。不,甚至更多。有个叫张一鸣的学生,如今已经在国外留学,听说我最近获得了济南市语文优质课一等奖,他比自己获奖还要高兴。一代又一代育人工程的延续,生命就像一条几何射线,无限延伸。

一代又一代育人工程的延续,生命就像一条几何射线,无限延伸。这是我现在对教育生命的一种参悟。这种参悟来自递交的那一份份入党申请书,党委领导一次次鼓励的话语,来自于面对党旗发出的铮铮誓言;这种参悟来自于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来自那一张张稚嫩圆润的笑脸;来自那一颗颗纯正无邪的童心;还有那一声声“老师,您好”的问候。还记得在实习时曾教过的学生寄给我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张老师,您还会来教我们吗?我非常想念您。现在,很多同学都羡慕我的进步快,我每次都很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是张老师教的……”这是一份充满牵挂的问候,而在我,更像是一种启示,从中我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读到了一个永不破灭的希望:眼看一棵棵嫩绿的幼苗在我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眼看一批批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充溢在我心间的满是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踏着四季的节拍,迈着匆匆的脚步,迎来晨曦的光亮,送走夕阳的余晖,平淡无奇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16岁参军,18岁入党,是一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军人。父亲家教严格,为人正直朴实,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我。我希望自己能像老父亲那样做人,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班主任。“合格”,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刻度。七年中,不管教什么样的班,遇到什么样的学生,经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考验,我教的语文成绩及格率都基本能达到100%,与其说这是幸运,不如说这是汗水的结晶。是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没有偏见。在我的眼中,没有“差生”,只有“后进生”。对后进学生我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我总结出“用爱心去感化,用信心去帮助,用细心去了解,用耐心去对待”的转化后进学生的经验。我教过一个叫张佳的男生,他的母亲重病在床,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周末,他对母亲谎称到同学家里做作业,信以为真的母亲将小灵通给他带在身上,为的是便于联系,网瘾犯了的他来到网吧将小灵通以80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小混混,并用这些钱在网吧里玩了二天二夜。可怜的父亲在无奈之下拨通了我的电话,哽咽地说:“张老师,张佳外出二天未回,他妈妈气得连药都不肯吃,就快扛不过去了。”我放下饭碗,立即赶到了张佳的家里,当看见面黄肌瘦的张佳母亲和在一旁拍打自己脑袋欲哭无泪的父亲,我的心碎了!我一边安慰张佳的母亲吃药休息,一边期盼他能够回家。可一直等到晚上十二点也没看到他的身影。于是我开始一家网吧一家网吧地找。“找“是我本能的反应,是不假思索的行动,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只是内心被某种情感纠结着,就这样一古脑的冲了出去。走在黑漆漆的夜路上,压抑着内心的恐惧,但同时对学生的这份担心又沸腾着我全心的热血,甚至控制不住我的脚步。忘记了是怎样冲进一家家网吧,忘记了又是怎样失望的奔波,忘记了那晚冰冷的风,忘记了又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下拨响了电话,他的父母喃喃的说:“张老师,您别在他身上费心了。对他,我们都没信心了。”我却异常激动:说了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只是第一次真切得感受到责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一晚上的寻找并无结果。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家人的眼神和话语可想而知,可我好像真的没有听见,一头栽在床上的我第一次流泪了。现在回想起当晚那复杂的心情下,第二天又是怎样假装镇静走进教室上课,当我站在讲台上收敛起一切情绪,面带微笑面对学生时我却看到张佳坐在座位上,那一刻内心的气愤、委屈还有欣喜一起涌上心头,我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孩子们吓坏了,纷纷跑上讲台,张佳呆呆的看着我,缓缓失望低下了头。课后,我没有去责问他。晚上,我精心准备了一大堆补品并带上两个懂事的学生来到张佳家,毫无思想准备的他蒙了,站在一旁的局促不安,就在我和学生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突然声泪俱下地拦住我:“张老师对不起,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您!我一定改!”我只是亲切得抚摸着他的头,给予了坚定的目光。从那以后张佳真改变了不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张佳,我会微笑着和他结伴通行,畅谈着有趣的事情;学习的操场上经常留下他奔跑的身影,我会和同学们为他加油喝彩,他那封闭的心灵也渐渐向我们敞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也明显有了进步,后来他母亲的身体状况也好了起来,还陪着他来填志愿,也许儿子的成功就是世间最好的良药。年复一年,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能带来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听到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早点认识就好了”的时候,当学生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放在讲台上留给我的时候,所有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因为幸福感溢满心田。 

还记得中考前一个月,学生的心态不稳,情绪也较低落。为了激励学生,我向同学们保证:“最后一个月,我陪大家一起学!咱们一起冲过这黎明前的黑暗,共同迎接中考的胜利!”于是,我每天都最早到班里去,晚上坚持最后一个离开。班级成了我的家,家反倒像一个暂时歇脚的地方了。母亲在我身边也经常念叨:“你总是很忙。我早上醒来时,你已经到学校去了,我晚上睡着了,你还没回来。”是呀,我就是这样带着我的学生迎来了中考,学生们用50%重点高中上线率的优异成绩给了我一个完美的答复: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研究型教师,并不是要求一线教师像教育理论工作者那样去追求理论、学术,而是要求教师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提升教师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我深深清楚这一点。在教学中,我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一贯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还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学生懂得鉴赏,文学是开启心灵天窗的钥匙,能让孩子们看到人生的鲜花吐芳,阳光灿烂,远离平庸,走向高尚。《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美文,我并没有从阶级性入手,而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如果你是导演,你选择谁当主角?”“朗诵比赛中,你想配什么样的画面?”“我们来做个接对子的游戏。”整堂课师生互动,生动活泼,气氛活跃。

   同时,我还兼任学校两个级部的综合实践课,作为几年前历城区的一个起步学科,也为此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合作制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明确提出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评价原则,坚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社会性原则,详细制定了评价内容及标准。通过评价机制规范评价行为,发挥正确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促进研究性学习真正收到效果。并获得了首届综合实践课市一等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7 00:33 , Processed in 0.02821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