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于心 践于行——观冯恩洪老师《关于教育转型期优秀班主任的发展》有感 城内小学王岩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22:36: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听过许多专家的讲座,却从未有一次让我收获这么多,也是第一次我边看视频边记笔记,听完已近3个半小时。很有幸参加了青年班主任学习研修班,也更幸运听到了著名教育改革家,有“北魏南冯”之称的冯恩洪校长的讲座。他主要从班主任教育改革的适应力、自我发展力、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力、建设合作团队力四方面来谈教育转型期优秀班主任的发展,下面我就结合这几点来说说自己的感悟。

一、走出讲授,走进高品质课堂,转变传统教育方法。

“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听完这句话我立即想到我们平时的校园和课堂教学,还是以接受式教育为主,即使有时自己有所改变和新奇想法,但迫于现实的种种因素也终究未能更好实现。

孔子云:因材施教;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常常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班级中每个孩子的特点、性格、接受力不尽相同,应关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要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努力创造学生听懂的教育。只有关注了才会有享受的前提条件。

要想让学生享受教育就应关注课堂教学的转变,为他们创造一个交流合作、相互探究的学习氛围。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其成为主体的重要表现,把“传授型”的教学模式,真正转变为“学导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记得我在教授一节科学与信息整合课中,学生的兴趣前所未有的高涨。本节课中,孩子是学习的主任,他们自己提问题、归纳,利用pad中的软件、表格、视频等信息资源自己调查结果整理并上前汇报。我是一个辅助者,为他们提供有关的小游戏、微课资源等。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使自主交流、全员参与得以实现,扩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尤其在建构太阳系模型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小组喜欢的方式建构,合作起来也是热火朝天,更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能力最主要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交际的能力,我们现在的学生多数是“见人笑笑,话不多说”,而我们应该努力培养的是“敢于在陌生人面前展现最优秀的自己”的学生。

同时现在的孩子已不同往日,思想身心成熟极其快,所以育人重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平时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鼓掌,让他们懂得应该学会去肯定别人;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让他们学会讲卫生;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孩子们做一个正直、有爱心的人……

由此可见,班主任必须从转变理念开始,讲授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教育,德育的性质也是消极的,要为学生的幸福奠基。

二、在反思中前行。

作为教育转型期的班主任需具备两大品质:一,学习的习惯,用知识的增量加以存量教育学生;二,反思的习惯,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做最好的自己,这也将决定老师的发展力和生长力。有位作家曾说过:“拿起你的笔,写你的教育故事,坚持下来,你一定会成功。”对于教学方法不娴熟的我而言更要这样做。记得刚刚教语文一次出去看课,看过一位骨干老师的反思本,特别详细,我就想教学要想有进步必须要动脑。因此,每一次教案的修改,每一次课后的总结,每一次听课后的感受和比较都及时记录下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心,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一天、一个月、一年的坚持那都谈不上敬业,只有时时刻刻、留心于细小之事,能从小点意识到大点,发现新问题促进新思路推动新方法那才叫敬业。我想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但为什么有人能跑在前面,开拓一片与众不同的天地,就在于“敬”的角度、想法不同。所以现在的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一定要把准前进的路标,不断反思。

三、让心灵化蛹成蝶

冯老师说过:24小时都像老师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应该时像老师时不像老师,成为学生亲近的朋友。我觉得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心中想着这样一句教育信条——“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假如我是孩子”,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我需要什么?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事物、去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

“假如是我的孩子”,是努力告诉自己从家长的角度考虑情况,观察孩子的一切行为,包括在老师看来的那些叛逆行为是否有其合理性。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老师的专业知识不是第一要素,倒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切,才是首要的。我曾看过一部电影《扎拉老师》,拉扎老师不在体制内,甚至没有职业资格,可他有其他老师所缺乏的真诚。拉扎老师之所以如此,关键他和学生“同感”,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感受,体察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如何看待自杀事件、如何看待世界。拉扎老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而不是“教育者或专家”和学生谈话交往的。当一位心怀真诚的老师和学生有了“同感”,自然会尊重学生,会自然地表现出关心、喜欢和接纳。正是这一些,使得拉扎老师最后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到了专业的心理老师所不能的事情。

仅把自己当作知识的传授者,注定不可能成为优秀教育者。一位优秀的老师,当像拉扎老师一样,和学生一起学习,在精神上引领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同时愿意接受学生的影响。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互为治疗彼此的心理创伤,而不是互为戒备、疏远、甚至伤害。

我的梦想便是为孩子们打造属于自己内心深处最期待的第56号教室。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现在的学生需要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就像雷夫老师所创造的那间充满人情味道的第56号教室。要做到这点,必须有一个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师生之间的沟通才会和谐,学生的情绪更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

四、与家长搭建沟通的桥梁。

我们拥有的学生都是00后,思想前卫,而我们更在与一群要求

更多、思想更复杂的家长们打交道。当了班主任之后,我也更深入感受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他们是班级工作正常进行的催化剂,影响着班级正常运行的助推力。

记得在一年级家长看课日那天,初次与家长碰面的我不免有些紧张。当我晚上照例打开QQ,一位孩子家长的留言让我的心甜了很久,她说:王老师,我感觉你有点紧,但没事,不要怕家长觉得你很年轻,要很自信放手去干吧。你的课,我觉很舒服,很阳光。作为家长很放心把孩子交给你,随着和孩子磨合你也一定会更好。我深知我的智慧还不能让孩子们的眼睛里铺满阳光,但这番话语给初出茅庐的我输入了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勇气,我想只有与家长和谐共处,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才会将孩子与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听了讲座之后,让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值得深思,进而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而作为一线的班主任的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得便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反思自己的发展力,愿与大家切磋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4-24 09:35 , Processed in 0.02860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