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效教学实践案例——抓好有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5:50: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pyjyj5f26 于 2017-3-28 15:52 编辑


抓好有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一、制度促进

     一套好制度能带出一所好学校。我们建立了校长-教导处-教研组-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教研网络。制定了《教师工作制度》《胡庄小学教学常规要求》《胡庄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胡庄小学学生习惯养成要求》等系列制度,一系列的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形成了职责分明、细节管理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中心。

    在学校管理中要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

    三、加强教师培训

    岗位练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基本功培训。一是利用信息技术,人手一机的优势,充分利用好每个教室里配备的白板,结合县电教站进行的教师白板考核,对教师进行了白板培训,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二是进行粉笔字培训。

    二是外出学习。本学年有张琚老师去济南学习心理课程培训,张立敏老师去济南学习足球课程培训,刘凤英老师去德州进行数学课程培训,付艳玲老师去济南学习英语课程培训等。提高了老师的视野,开阔了老师的眼界。

    三是同伴互助。我校教师普遍年龄偏大,本学年又有3名教师请假,学校部分学科是新改行教师或实习教师任课。我们采用推门听课、研讨课、互助交流等形式帮助该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提高自身素质。

    四是理论学习。本期我们安排了系列学习。如胡庄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济南市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新课程标准、平阴县教师干部工作常规等内容,让老师明确了课应该怎么上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严格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落实规范。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平阴县义务教育学段干部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规程》《平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要求,从“备、讲、批、辅、考、研”等基本环节抓起,关注教学细节,规范教学常规。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效率,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长效化。

    二是加强过程管理。精心落实“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常规管理。坚持提前备课,使教学做到“教什么、在什么起点上教、教到什么程度、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教得怎么样”这六个方面清清楚楚。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实现“堂堂清”。

    精心设计及批改作业。让“作业”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

    “培优辅弱促中间”。采取抓边缘策略,采取面批或个别辅导的办法。帮助他们弥补缺陷,克服困难。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是狠抓课堂教学效益。以课堂为基地,努力构建平等、自主、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要确保这四点: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让学生怎样获得?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组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写出课改案例、教学小结等,并坚持写教学日记和教学随笔,定期组织评选活动。 
五、强化校本教研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集体备课为抓手,主题活动为载体,促进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借助街道教学一体化管理,把街道教研与校本教研融为一体,做到集中与分散、街道与学校、网络与共享相结合。建立教师自我成长的良性机制,结合校本培训,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增加校本培训的内容,改进形式,增加教师学习交流的力度,在高度、视野、层次上有所提升。

六、加强教研组建设

    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合作精神,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领导将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努力创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环境,争取教学出成绩、教研出成果。完善听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

七、进一步加强教师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加强课标、教材的培训力度,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备课、讲课要求做到五有:脑中有“标”(课标、目标),胸中有“本”(课本),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备课要做到六备:备教材、备目标、备教法和学法、备学生、备过程、备反思。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关系:活与实的关系:活是条件,实是根本;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主导为主体服务,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举“一”与反“三”的关系:“一”是基础,“三”是升华,没有“一”便谈不上“三”;保底与提升的关系: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功,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理解与应用的关系:学知识是为了走向社会,做一个有贡献、有价值的人,学是手段,用是目的;把握与生成的关系: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感悟要拓展到有新的生成,生成便是创新,生成便是应用,生成便是举一反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10 07:01 , Processed in 0.0205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