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淡化功利主义 冷观朝九晚五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4:22:4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淡化功利主义   冷观朝九晚五

——兼评对“朝九晚五”的曲解

四川省华蓥市高兴初中  胡敏林  638606



今春开学,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8条规定,在全国率先提出“朝九晚五”作息制度。近日,山东《教育时报》视点栏目“时报话题”对此展开讨论,其中慨叹、责难之声四起:出台这样的规定无疑是可笑的!“朝九晚五”就是素质教育吗?学生一年在学校的时间连1/3都没有,还叫学生吗?还叫上学吗?有些人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借口,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学生的上学时间上打主意是出于什么目的?这样一再减少学生的在校时间究竟对谁有好处?

作息时间的细微调整为什么让有些人如此惊恐万状?难道真的不应该调整?不,不,不!非也!

“朝九晚五”的出台并非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们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众所周知,在十年浩劫中,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人才出现断层,数量奇缺。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以培养知识型专业型人才为目的的应试教育逐渐升温,如火如荼,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迈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这就意味着过去的人才培养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校,尤其是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怎能与时代背道而驰,把学生禁锢在校园里,把他们培养成只会“啃”书的呆子呢?素质教育推行已有十年之久,可是有些人依然抱残守缺,担心在校时间减少后,学习成绩会下滑,导致在升学考试中失利。他们无视应试教育束缚下许多“人才”只学会一味继承,丧失创造灵感的现实;他们全然不顾许多学子视求学为苦役,厌学情绪滋生蔓延,甚至采取非常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慨与无奈。他们错了!他们忘记了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感受和需要,把学生当作了不会磨损的“永动机”。推行“朝九晚五”作息时间,是人性的真正复苏,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

“朝九晚五”的出台更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教育被强加上不堪承受的功利主义色彩,被异化为“就业教育”。只要书读得好,就会有铁饭碗,甚至金饭碗。时代在变,用人制度和就业观念都在变,教育在社会中的角色自然也要变。与以前的精英教育不同的是,现在的教育是大众教育,更看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它不再是人们谋求生存的唯一方式。求知只是人成才的一种需要,而并非唯一需求。为什么我们对学校教育不能抱以平和的心态呢?

推行“朝九晚五”制度是教育行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一、文件规定“城市、县城(含镇)学校不能实行‘朝九晚五’的,早上行课时间(含朝会)不得早于8时30分;农村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确定作息时间”。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计划表规定,包括学科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学校课程在内,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周总课时为26-34节,每天仅5-7节。以初三为例,从上午8点30分到下午5点,其间8个半小时,每节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除去晨(夕)会每天20分钟,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天各20分钟,午休仍留有近2小时。“朝九晚五”作息时间,不仅完全能满足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扭转高耗低效、简单重复的不良现象,改变唯知识论的育人观念,还能有效遏制教师间、学校间、地区间的恶性竞争。

二、“朝九晚五”作息时间的适用范围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长期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束缚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组经过调查研究证实,近10年来广州中小学生体质综合评分评价等级和单项指标状况均呈下降趋势。广州如此,全国亦然。实行“朝九晚五”,一是有效保证了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有利于促进大脑发育。二是有效保障了孩子们的早餐时间,保证了他们生长必须的营养;如能在家烹饪,还可以增进亲情,减少过去在外就餐时感染传染病的几率。三是随着在校时间的减少,有助于逐步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减少厌学现象的发生。

三、推行“朝九晚五”作息时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任何知识经验、行为习惯等都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和练习,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学生之间在天资、个性、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方式。但目前我国学校中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大部分班级人数较多。班级集体教学有个天然的缺陷,就是不可能同时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水平和特点。事实上,过分强调学校的集中教学,反而会滋长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合理缩短在校时间,有利于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开发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满足了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学生发展兴趣及特长的需要,从而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他们的素质和谐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30 00:39 , Processed in 0.01614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