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的目光要长远一些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1:20:5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我所说的教育的目光要长远一些,不是让教育的目光无限长远。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似乎就犯了目光无限长远的毛病一样,反而导致了相反的结果。比如,我们动辄就说要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这样无限长远的目标,实际上等于没提。因为这样的目标没有抓手,它最终只会导致流于空泛、虚无而失去存在的意义。最终,我们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不但没培养出来,反而培养了很多体质衰弱、道德幼稚、人格不全、能力低下社会累赘,实在是令人痛心。

那么,教育的目光要长远一些在哪里呢?我们可以听一听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在《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一文第七个问题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和学校的一项严重任务,就是形成学生对于做父亲和母亲的道德准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苏霍姆林斯基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多年来的经验使我们深信,要善于把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看做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要善于从这样的立场来看待教育现象,这就是再过20年,我们的小学生就会领着自己的儿子来上学,就会跟我们一起来思考怎样更好地教育他。你看这样的目光多么长远,如果学校教育都能这么做的话,我们就不会一直抱怨家长不会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了吧?

但这样的教育目前在我们的教育体制里,还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总是把学生看作是不成熟的人,而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是限于现在好好学习,为将来走进社会打基础之类的空话而已。也就是,我们只让他们为未来作准备,至于将来他们要扮演的职业劳动者父母等等角色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要求,几乎没有人告诉他们。况且,即使我们接受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建议,能够把学生当作未来的父亲、母亲来培养,我们也严重缺乏关于爱情和友谊,关于婚姻、生育和教育子女的谈话的知识,这些爱情教育、性教育等知识体系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体制中还是一片空白。当绝大多数老师对于学生们的早恋问题都感到无所适从时,你让他们怎样去对待把学生当作未来的父亲母亲来培养这样的课题呢?

这样一来,我们的远大理想 ——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无从下手去实现,我们的中期理想”——把学生当作未来要当父母的人来培养也无法实施了,我们便只剩下短期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了。因为这样的目标有抓手——一次又一次的无休止的考试,每次考试又都能得出个分数,并可以反复排队、分析一番。于是,中国教育的短视症在今天就被我们演绎到了极端的地步,从而产生了成堆的问题。我想,化解这个难题的最佳出路,还在于拉长我们的目光。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学校是一个幸福的童年时代的世界,但是照耀这个世界的思想应当是想到儿童明天要变为成年人。成年人的思想、操心和观念——这一切都应当逐渐地进入无忧无虑的童年的世界。各位教育工作者,你想到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07:44 , Processed in 0.0156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