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刚柔相济--制度性与人文性相辅相成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0:19:2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刚柔相济——制度性与人文性相辅相成

一、刚性制度,让学校有章可循

我们学校是一所镇内完小,现在学校有40多名教师,600余名学生。为了更好的管理学校,充分考虑学校发展大局、教师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学校中层一致认定制度是管理的基石。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事事“有法可依”,面面“有章可循”,不给管理留死角,不让制度有缺陷。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时,一定要注意广泛征求教师意见,让每一条制度都成为集思广益后的民主集中,成为严谨条文下的公正合理。因为制度是全教师共同协商制定的所以在执行时就会顺利。

    制度制定后就要考虑制度的执行。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我们学校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制度具有约束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们认可它、信服它,愿意遵守它。因此,每一项制度出台后,我们都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正面宣讲,让老师们了解它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发自内心地接纳,从而自觉地执行。二是发挥制度的示范性。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学校中层一马当先,率先垂范,这些制度才会转化为无形的执行力和感染力。在我们学校,学校中层注意在各方面成为教师的表率:要求教师7点50分到校签到,我一般7点20分左右都到校了;要求老师远程研修,我率先带头报名。三是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西方著名管理学理论“热炉效应”告诉我们,规章制度应当成为一座烧红的“热炉”,谁碰到火红的“热炉”,谁就会被灼伤。在我校,不管是谁触碰了制度这条“高压线”,都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公平、公正能保证学校和谐。在执行制度时,学校努力做到:学校制度高于一切,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为因素,没有人情偏颇,没有暗箱操作,没有远近亲疏。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老师,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不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类人。对那些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老师充分肯定,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对那些偷懒耍滑、不负责任的老师给予批评教育,不让他们钻空子得好处。在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时,更是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让公平公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推手。

二、人文关怀——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

    在学校软管理过程中,学校要注重为教师提供精神上的引领。要从学校现实出发,为师生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和愿景,展示学校自身的生长圈,让师生心驰神往;要引导师生基于共同的认识、信仰以及价值感,发扬学校的优秀传统,采用源于校本的“内生”方式,整合、提炼学校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多种活动、多维互动深入人心;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等方式,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提供展示的机会,帮助教师焕发生命的活力,品尝实现人生价值的愉悦和自豪。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民主参与,增加透明度,才能提高管理效益。为此,重视民主管理,促进相互监管,共同经营学校。学校的重大事务,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绩效考核方案等都通过集中开会共同商议,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学校的校务及时公开,将发展规划、岗位设置、评优晋级等公开公示,接受全校教师的监督;广泛征求教师的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倾听、吸纳民意,凝聚人心。

    教师因为岗位原因,自身的情感更加细腻敏感,情感需求特别强烈。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投入真情,让教师置身于情感的环境中,使教师在学校具有归属感,荣誉感。以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工作。我经常深入办公室广泛接触教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通过个别访谈等形式加强沟通,把握教师的思想脉搏、内心世界;真诚地关怀教师,时时处处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安排,为教师提供生活、工作上的便利。

三、刚柔相济——学校和谐发展的双翼

    制度的执行是一种外显的行为控制,具有强制性,有时会给人带来伤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管人重在管心。要想实现学校管理的从容自如,游刃有余,就应该在刚性的制度中加入柔性的管理,使两者如同张开的双翼,助力学校腾飞。

    1.让刚性制度成为柔性管理的落脚点。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管理,是在尊重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的非强制方法,它以人文关怀为手段,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柔性管理没有完善的规范、体系,没有硬性指标,仅凭个人的感受、体验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假设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仅凭人文管理,学校便无法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就会出现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学校管理的混乱局面。同时人文管理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师的思想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往往无法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柔性管理必须以刚性制度为落脚点,通过制度管理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确保学校协调、有序、健康地发展,保障师生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2.让柔性管理成为刚性制度的内驱力。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生硬的制度约束人。它过于强调机械统一,往往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形成阳奉阴违、工作消极、爱做表面文章的“颓废文化”。教育是生命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教师从事的是精神创造的工作,在文化和价值日趋多元的今天,教师们更注重主体性需要和个体价值的实现,更注重心理相容,人际和谐,因而刚性制度便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刚性的制度必须借助柔性管理的力量,将各项规章制度的内涵、意义通过教师个体认知结构,合理地理解、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内隐理念,通过情感作用,促使教师自我教育,产生内在影响,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法纪法规与人文关怀,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刚性法规如同人的骨架,人文管理犹如人的血脉,离开了刚性的人文管理,学校运行将陷于瘫痪;离开了柔性的刚性管理,学校发展将缺乏活力。只有努力达成“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管理”之间的完美结合,实现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着力做到刚柔兼济,人法双馨,才能确保学校行走在发展之路上,渐行渐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5-6-17 22:34:56 |只看该作者
只有努力达成“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管理”之间的完美结合,实现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着力做到刚柔兼济,人法双馨,才能确保学校行走在发展之路上,渐行渐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5-6-16 14:48:14 |只看该作者
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投入真情,让教师置身于情感的环境中,使教师在学校具有归属感,荣誉感。以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工作。经常深入办公室广泛接触教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通过个别访谈等形式加强沟通,把握教师的思想脉搏、内心世界;真诚地关怀教师,时时处处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安排,为教师提供生活、工作上的便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10-3 23:11 , Processed in 0.0164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