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PW5706511 于 2016-8-29 09:03 编辑
一年级孩子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平阴县龙山小学洪范分校 郭秀娟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美)拿破仑·希尔。 小学生良好的习惯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更不是只要老师来个强制性命令或者强制性措施就行。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一步一步地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习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行为的形成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决不允许社会、家庭中任何不良的倾向影响学生的发展。 今年,我全面接触的是一年级新生。开学头两个星期看到的是:班中的36名学生自制能力差:常常会发生一些与课堂教学毫不相干的动作语言:会随便吃东西,会随意走动,对你的话可以做到充耳不闻,甚至去和自己熟悉的同学说话……在具体的每一节课中,他们或者东张西望,情绪不稳,或者发呆,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有的甚至上课睡觉,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更不可能把注意力长时间的集中在某一知识点上,所以课堂上的师生配合非常地累。几乎每堂课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课堂教学效率就更不用说了。究竟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习惯培养必须持之以恒。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专家经过多年实验得出结论:最容易训练的习惯也需要连续六周才能形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必须一杆子插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松”、“一曝十寒”,要有耐性,要不怕反复。行为训练要抓反复,反复抓。 二、习惯培养必须严爱结合。 大家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犯错会一而再,再而三。有时我对他们说:“我们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不能再和幼儿园一样爱玩了。可就有同学乱打,还扣了分……看着孩子那稚气,又很“无辜”的脸,我只能生自己的气。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有耐心、爱心,还有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学生既然错了,就要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且要承认错误并向全班同学保证以后不再犯错,让全班同学一起提醒他,监督他。因此,训练就要有个“狠劲”,严而又严。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有例外,开始第一件不该迁就他的你迁就他,以后就难以要求了。 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没有“狠”劲,表面上是爱孩子,可最终是害了他们。我们必须把严与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严达到爱。寓爱于严,严爱结合,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 三、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互相合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将来会成才,这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循着孩子成长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终身受益。避免“隔代亲”的溺爱和娇宠现象。因此我特别重视学期初的第一次家长会。在那天的会上,我讲的最多的也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最后,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多为他们的成长作些准备,我们做不出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心地做些小事。帮助孩子养成一个个的好习惯,让这些好习惯伴随着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