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好学生德行教育的的第一课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05:49:4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每日清晨,我都会早早的来到学校的门口,倒不是说自己是如何得尽职尽责,而是我内心中清楚,作为一所外来务工子弟几乎一半的农村学校,家长们往往为了忙于家庭生计,将孩子早早的送到学校的门口,让孩子在外面进行漫长的等待,年幼的孩子在队伍中一边啃着用父母给的零花钱所买的一些垃圾食品,一边和周围的学生大声的喧哗,队伍中时不时传来一阵阵的骂声和哭声,有的是因为相互拥挤而发生的摩擦,有的则是个别调皮学生在欺负低年级同学,当孩子们发生矛盾时,在场的个别家长往往是不由分说,将自己的孩子护在怀里,对其他学生赖一顿劈头盖帘的批评,其嗓门之高,往往整个队伍都清晰可闻,孩子进校时,家长往往将孩子吃完遗留的食品袋随手扔在地上,浑然不顾自己的孩子就在身边,正在有样学样的模仿着,有的家长则将自己为排队的孩子送入路队,浑不顾正在有序行进的学生,蛮横的将队伍停下,将自己的孩子插入队伍之中,孩子嘻嘻哈哈,家长也好似干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在一旁洋洋自得,对路队中其他孩子诧异的眼神视而不见。

曾经阅读过《聪明与德行》这篇文章,有个学生在大四毕业去了一个欧洲国家半工半读,发现当地的公共交通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并且极少有随机性的抽查。售票自助,你想去哪,就自己买到哪儿的票。这发现让他惊喜,他用他那经过历年教育的熏陶而变的愈加精明的大脑,经过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查到以后再补票也不是不可以嘛。他为自己的发现沾沾自喜,之后,他便经常逃票乘车。一面在心里宽慰自己:还是个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几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博士文凭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他踌躇满志,他频频向当地一些跨国公司推销自己。然而,这些公司都是先热情有加,数日之后却又都是婉言拒绝。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他认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中国人,而他被所有公司拒绝的原因仅仅是在他的的信用记录上,有三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德行有可能弥补聪明的缺陷,聪明却填补不了德行的空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业,德育为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的内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康德说,教育是为了“使人成为人”。马斯洛说,教育是“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无论观点是否不同,但教育育人的本质却没有发生丝毫的改变,因为教育的目标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目睹了一幕幕本不应该发生悲剧:叛逆、逃学、离家出走、犯罪、自杀、自虐、充斥着暴力的倾向,长期以来,虽然我们教育中提倡通过教育让学生的德智体美来全面发展,但我们在现实中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升学率,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满意,我们学校、家庭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的思想教育,我们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重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德性的养成,在家长、在社会,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德性的意义,而成绩也往往成为评价学校和教师个人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受到这种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受此种价值观影响,教育逐渐成为传授知识学问、训练培养专精技术的途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本质被淹没了。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大多集中在知识的传授上上,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当成了评判他们的唯一准则,对于德行人格的塑造工作有很大的欠缺。

只因为和班上的女同学多说了几句话,19日晚,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大一新生小吴在宿舍被四五名高年级的学长围殴,导致脾脏破裂,后经手术摘除。 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尚未淡出我们的记忆。今日出现几句话引发的“血案”,在对这些事情的处理上,我们的学生为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简单粗暴、不计后果性格特点是令人堪忧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从另外一个方面也恰恰说明了我们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德育教育的缺位现象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在如今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想方设法、挤破头皮也要将自己的孩子送进所谓的“高升学率”名校,学校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质量,也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素质的教育,在升学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品德课早就被其他应试科目取代。这样的情况,我们学生的教育往往只能在课程表上所显现,德育的缺位往往需要后期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弥补,但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效果有多少也只有天晓得了。家庭教育重行为习惯养成,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细节到习惯循序渐进,行为习惯的要求需符合现代礼仪和社会公德的要求。学校教育重合作交往能力培养,在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在于言,更在于行,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对学生的最好教育。

在对孩子的德行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德育始终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角色之间相互配合,让我们的德行教育不留空白和盲区,在和谐的教育大环境下,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2-1 00:48 , Processed in 0.02818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