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班级管理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09:32:4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课改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独自思考的习惯,合作探究的精神,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管是数学、语文、还是艺术、体育等各科教师都遵循这一倡导,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探究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个体素养。 任课老师尚且如此,作为班主任,就不必要像母鸡带小鸡一样,把一群孩子都护在自己的翅膀下,哭了,为他们擦眼泪;闹了,做他们的合事老;摔了,为他们拍去身上的尘土……因为这种原先被认为细致入微的班主任工作必然要与现在的课改宗旨相违背。因此,我认为,课程改革的同时,班级管理也该适应课改的目的,改变传统的爱生观念,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当家作主。       让全体学生当家作主,“让”字告诉我们,教师在策略上往旁边一站,往后一退,为学生主动进取、占领阵地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在战略上培养学生具有主体精神,成为主体的人。 让全体学生当家作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这不仅切中班级管理之时弊——以牺牲多数学生的利益来获得少数学生的发展,而且与素质教育要义相吻合,体现了教育的真谛在于关注每一个学生。日本学者片冈德雄指出:“班级的‘教师中心型管理’和‘民主中心型管理’很能鼓舞一个甚至几个固定的班级干部的积极性,而且从表面上看,很能表现出一种作为集体所应有的集体性,显得秩序井然。”但实际上,在这些集体中,不是干部的大多数学生的的自主性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而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班级中比比皆是。有人甚至错误地认为在班级中通过少数学生干部成功地管理班级,并开展班级活动,这就是班级的自主管理,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其实,班级集体与学生个体彼此相互依存有相对独立,班级的自主管理并不能完全代替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在班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中,应该让每一个学生认识自我,并成为独立的自我、不断发展的自我。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个,而决不能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来发展少数人,也不能让学生永远扮演被管理的角色,成为班级的“奴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04:09 , Processed in 0.3557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