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基地,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交心的好机会,是对学生进行入情日理教育的绝佳侍寝。是的学生在开完了班会课后能够知情知理,将教育之后的心理活动付诸于实际当中,才真正意义上是达到了班会课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体会和认识。 一、精心选取题材 班会课主题的确立必须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教育的目的一定要明确。科针对班级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对学生中近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及时的予以分析,寻找突破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次研修中的班会课,可得有声有色。例如:《乘着音乐的翅膀》,《校园安全我排查》等,分别从孩子的心灵出手,让他们用心去感受现实,让他们从主人公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从而入手去找到症结,共同的总结出解决方法。这些选题都是在我们平常的带班中常见的现象,既针对性强,又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二、创造新的形式 1、开好一堂好的主题班会,作为班主任我们还需要走在潮流的前面,从各式 新闻,刊物中吸收新养分,就好像一些的社会关注点,新的常用语等,我们必须做到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善于向生活学习。 2、学习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少走歪路。要运用创造学的方法,将新闻,杂志,娱乐等中,见到的进行加工,加一加,变一变,学一学。 3、现在的班级中大多都配上了多媒体,身为老师要熟练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形式多样的动画设计,细到一个视频,我们都需要严格的要求,要最好的视频,让孩子们真切的从视频中感受到传递的信息。 4 、大胆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为班级多想些金点子,收集好孩子们的意见。 三、精心的编写教案 上好班会课,必定有一份清楚的详案,准备周全了才能将主题发挥地淋漓尽 致。对此,班主任需要主题设定个响亮的名号。突显班会的主题中心思想。做到明确,新颖,上口,容易记。教案的内容要明确出本次教育的目标,将整个主题班会的过程清楚的就行预测,假想写下。当然要走到这点,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思想状况,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予以考虑。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无论什么内容,哪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都要发动全体班集体成员共同参与,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做。需要学生发言的时候要作好布置,防止念稿子等流于形式的发言。一般应提前告诉学生,下周班会的主题是什么,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准备。如需要主持人的,就做好主持人的选拔、培训等准备工作。由学生自行组织,发现学生们更放得开,更易于接受,在讨论时能畅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老师们可以做个默默地幕后工作者。 总之,主题班会是师生同欢共乐、情感交流的场所。对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和管理教育学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千万别为了授课而忽略了,错过了学生们的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