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学校要在学业、思想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等方面有所进步。而目前家庭德育的重担又几乎全部推到学校,学校需要同时肩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重重担。有些管理者和班主任把班级工作和学生工作简单认为是在日常工作中重点抓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对此产生腻烦心理、进而衍变为逆反心理。学生工作往往出现工作越抓越细,条例越定越多,效果越来越差的现象。 班级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元,肩负着学校的重任、家庭的重托、学生的重望。这就要求班主任心中有数,统筹安排,使班级工作系列化、实效化。如果班主任的工作只限于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没有个人的想法和做法,班级工作则没有特色,也不可能走到年级的前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教育,凭一时心血来潮,作作表面文章,是没有实效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做个有思想、有作为的班主任,需要有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具体接受哪些方面的教育心中有数。实施系列化的教育活动,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入手,具体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教育,结合班级文化建设这一系统而整体的工程,从学生发展的每一方面需求出发,设计系列化班级主题活动。 班主任以实现完整的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衡量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实施系列化班级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排除干扰因素,尽可能结合学校当前的一些工作展开,减少偶发事件对整体安排的影响。要有充分的耐心做学生的工作,有必胜的信心带领学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根据学生的状态和学习的进展,有针对性开展主题活动,及时调整重点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学习和吸收他人的成功做法,从书本、从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中找出适合本班实际状况的主题。同时,也要认识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的反复性和耐心。整体教育的效果不可能像想象的那么好,但哪怕每一次班会只对一个学生起了作用,哪怕只起了一个礼拜的作用,这样的活动就有开展的价值。实施系列化班级主题活动并不排斥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也需要从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中得到灵感,获得启发。从来源于学生的代表性问题出发,通过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思考更佳的解决途径。 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有高素质。李岚清提到未来教师的标准是:未来教师不再是专一门知识的书生,而应该是具有敏锐目光、广博知识的复合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