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有感 三十里堡第二小学 高文龙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汤姆逊的故事了,但每听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悟。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但要做到却比想象中的难。很多老师对待每位学生很难公平对待,似乎都喜欢优生,但其实那些“差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建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素质教育成果、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通过这堂课,我深切的体会到: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只有爱心和耐心才能让这些孩子敞开心扉,和老师成为朋友,使学生共同进步。结合本次讲座所学,主要有以下感悟。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曾强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我班学习有待提高的同学与其它成绩优异的同学交朋友,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我班一位后进生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一位后进生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