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初中孩子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可能有很多家长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样的现象:在小学经常考100分,考90多分都是低分的孩子到了初一只考60、70分。从小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女儿到了初二态度强硬地表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用做什么事情都告诉妈妈。 为什么孩子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成绩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为什么小学阶段和母亲亲密无间的孩子到了初中就成了“陌生人”呢? 其实,诸如以上现象都是由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两大变化引起的,一是学习上的变化,二是心理上的变化。 一、学习上的变化 (一)课程门类增多,任务加重。 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考试科目只有语文、数学、英语3科,每周12—13节,平均每天2.4—2.6节。进入初中,七年级考试科目增加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八年级再增加物理,九年级再增加化学,达到7-8科,每周23-24节,每天平均4.6—4.8节。由此可见,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课程门类增加一倍多。尤其是七年级,从原来的3科激增到7科,每天平均学习量由2.4—2.6节激增到4.8节,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的孩子,往往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作业完不成,丢三落四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学习内容增多,教学进度加快。 如:小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第三节只有用百分数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一个知识点,一页内容;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绝对值有相反数的代数概念、几何概念、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性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五个知识点,四页内容。同样一课时内容,初中学习内容远远多于小学学习内容,教学进度也明显比小学快。做事磨磨蹭蹭的孩子常常出现跟不上节奏的现象。 (三)学习难度加大,教和学的自主性需求增加。 如:小学六年级英语一单元共11个黑体单词需要掌握;而初中七年级每单元则大约30个单词都需要掌握,并且小学每单元要学习两周,而初一一周就要完成。在小学,教师和家长把学生当作小孩子,一个内容要讲好几遍。许多事情都是手把手教,“抱”着、“扶”着“走”。如:阅读《春天的画图》,正确朗读并背诵,家长签字;查看第三单元练习纸,做错的地方再次练习,家长签字……到了初中,教师只能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就不会也没有时间重复。而且学生就餐自己料理,宿舍内务自己整理,就寝起居自己照顾,学科自习需要自己规划。于是,小学阶段学习和生活上依赖性强的孩子就出现等、靠等不知所措的情况。 (四)学习效果的差异呈扩大化。 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和学习习惯的差异,进入初中,不同的孩子在同一节晚自习完成同一学科的任务的效果差异很大。长此以往,从小学阶段100分到初中阶段68分也是正常现象了。 二、心理上的变化 初中生一般13—16岁,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学上也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心理危险期”。这个阶段的孩子由四个典型的特征。 (一)成熟与幼稚并存。青春期的孩子在生活上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涉,但又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特别是与父母平等交往,渴望与他人敞开心灵,但又害怕被他人了解。 (三)渴求与压抑并存。青春期的孩子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恋爱渴望。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难以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四)自制与冲动并存。青春期的孩子主观上希望自己能够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针对以上小学升入初中的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变化,作为我们家长,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两个习惯,做好四点事情。 一、培养两个习惯: (一)目标规划习惯。《礼记·中庸》上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首先都要制定好目标,定好计划,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制作类似大型考试名次折线统计图,不断用目标导向引导孩子总结经验和教训,实现逐步提升。可以引导孩子制作类似周末学习规划一览表,用计划规范孩子的行为,逐步养成自主规划、合理安排时间的优秀习惯。 (二)责任担当习惯。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如果一个人有了责任心,那么他会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许多成绩不理想,表现不优秀的学生大多都是由于缺乏责任担当造成的。经常听到很多父母在抱怨孩子没有责任心。也许我们能够从下面这个案例中得到一些启发。“又馋又懒”的妈妈:在儿子眼中,我是个“馋妈妈”。儿子小时候,无论炸鸡腿、汉堡包,还是各色小零食,凡是儿子喜欢吃的好东西,我总是要“抢着”分享。不仅自己吃,还经常呼朋引伴,叫他的爸爸甚至外公外婆(如果外公外婆在的话)也一起来吃。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我这个妈妈不仅“馋”,有时还挺“懒”呢!从儿子上初中开始,每逢双休日的早上,“懒妈妈”只要在家,不仅必定比儿子起床晚,而且还每回都要享用儿子给妈妈买回来的早点。儿子房间的东西放乱了,“懒妈妈”总是懒得收拾,即使难得来帮忙,也是笨手笨脚的,不及儿子收拾得整齐,难怪儿子经常得意地说:妈妈其实没有我能干呢! “馋妈妈”与“懒妈妈”的理论是:要培养一个有责任、懂感恩的孩子,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给他多多提供承担责任和表达感恩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中提出“七个一分钟”,其中第一个就是“一分钟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既动手又动脑,最要紧的是增强孩子的责任感,把责任感内化为行动,内化为习惯,内化为内心深处强大的需求,建立一种做事的幸福感和愉悦感。孩子知道用自己的劳动给亲人带来快乐的时候,孩子就有了一辈子幸福的源泉。 二、做好四点事情 (一)榜样示范。《父母规》身正教中“其身正,不令行,身不正,令不从。己不欲,勿施子,己未达,勿迫子。言与行,要合一,若不合,则失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我们看一段广告。(播放视频《给妈妈洗脚》)。所以,你想让孩子孝敬你,你就先孝敬自己的父母!你想让孩子认真学习,你就先认真学习!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你就先做成什么样! (二)爱的陪伴。《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0日17版)发表文章: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她的作品《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道:“两年前,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父母的陪伴,不但能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打下高智商、高情商的基础,更能因融洽的亲子关系让你的教育“入脑入心”。有的认为有钱就能买到教育。于是,置孩子于不顾,拼命工作,努力挣钱,把孩子的学习交给学区房、名校,把孩子的成绩交给老师、培训班,把孩子的欢乐交给玩具、同学,把孩子的陪伴交给老人、保姆,把孩子的营养交给食堂、小饭桌……孩子逐渐成为“问题少年”。所以,家长少参与点儿应酬,少看会儿手机,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尤其是对刚进入初中的孩子更需如此,有父母的爱和温暖陪伴的孩子,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三)尊重的爱。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因此孩子的一切也都是自己的。于是,随便翻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等等。结果引发类似如下的亲子矛盾。孩子视父母为间谍,更不愿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心事;而父母呢,也是伤心万分,觉得孩子还没长大就不要父母了,自己真是养了个小“白眼狼”。其实,这是父母对孩子的误解。孩子在成长,他正从一个事事要依赖父母的儿童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他需要独立的空间,需要父母把他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只有父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大人,不干涉他的选择,孩子才会尊重他的父母;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把对孩子的爱珍藏在心中,默默地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及时的帮助。这就是青春期孩子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四)善于沟通。亲子沟通的关键是“倾听”,许多孩子不愿跟父母说心理话,原因在于父母的主观武断。往往孩子刚说了个开头,父母就急于下结论,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让孩子觉得自讨没趣,以后自然就不愿再说。所以,在希望孩子听话之前,父母须以一颗慈爱的父母之心,耐心地先去倾听孩子! 尊重孩子的想法,做个好“参谋”;理解孩子的行为,做个好“伙伴”;爱护孩子的身心,做个好“护理”。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