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胡新懿老师《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生涯规划》有感 金源小学 赵迎慧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22:32:0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观胡新懿老师《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生涯规划》有感

金源小学  赵迎慧

胡新懿讲到,他曾到许多学校进行调研,开了许多学生座谈会。在这些学生座谈会上,每次都会提问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你最喜欢的学科是哪科?并简述理由;第二个问题是你学习最困难的学科是哪科?并简述理由。胡新懿对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的情况做了分析。从学生回答的结果来看,导致学生喜欢某一个学科的理由共22条,简单归纳为3类:第一类为教师因素,即学生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有人格魅力等;第二是个人因素;第三是学科因素。如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到:之所以喜欢某个学科,原因是学校每年都请清华北大教师到学校讲座,这些教师的讲座水平高,解题有新意。国际上有研究表明,教师因素在所有原因中占60%,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年龄越高,比例越小。小学阶段占90%左右,初中阶段占60%左右,高中阶段占30%左右。“可我开座谈会的一些学校,学生因为教师因素而喜欢某个学科的只占到12.5%,有些学校甚至是0。”胡新懿有点无奈地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不感觉亲切,这真的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另外,导致学生某个学科学习困难的理由有29条,依然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中,一是教师因素。如3个学生讲到学习这个学科困难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喜欢老师,认为老师讲课死板,这个老师讲的太差;看到老师就烦,课讲的不好还不停的讲。二是学生个人因素,如基础差,有惧怕心理、没有方法、不会完形填空、记不住、听不懂等。胡新懿认为,这些表面上是学生个人因素,其实背后也隐含着教师因素,是教学策略出了问题。

胡新懿指出,教师因素是学生是否喜爱一门学科,是否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如果教师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教学策略应用得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偏科的概率就会降低。他强调,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胡新懿在学生座谈会场问的第三个问题是:你现在的学习需求是什么?结果是,有的学生希望给自己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建议教师分段给出计划,让学生结合这个计划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得太多,学生一上课就想睡觉;有的学生认为练习太多了,练习应该经过精选,量要少一些;有的学生希望教师尊重自己,上课不要接电话;有的认为师生课后应该是朋友关系,教师不要一下课就走,否则遇到问题无处可问。

胡新懿认为,这些都是学生学习需求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到学生渴望有效活跃的课堂教学,渴望与老师更多的沟通与交流,渴望得到学法方面的指导与有效的帮助。关注学生学习需求,是现实国际重要教育理念之一,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要求。个别学校、个别老师将前三条都忽略了,唯一使用的就是师威,这不仅难以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并指导自身的教学。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学生毕业后,要根据自己的特质,创造适合于本人的就业机会。原上海市教育局局长,著名教育改革家吕型伟也曾说过意思相近的四句话: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可见,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发挥了这种特长,人人都可以成才。教育界常说“取长补短”,但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更应该突出的是“扬长避短”,把每一个学生的“长”扬出去。为此,学校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抓好学生生涯规划。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22 01:23 , Processed in 0.0285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